[发明专利]增亮膜以及包括该增亮膜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9659.5 | 申请日: | 200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埃里克·W·纳尔逊;张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亮膜 以及 包括 显示装置 | ||
1.一种适合用在显示装置中的增亮膜,包括:
第一聚合物层,其具有微结构化表面,所述微结构化表面具有棱柱元件阵列;
第二聚合物层,其位于所述微结构化表面的相背侧并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相邻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中至少之一包含吸收紫外光、并且透射可见光的紫外线吸收剂,使得所述增亮膜的内透射率在410nm为至少95%,在380nm为至多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包含所述紫外线吸收剂,而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不含所述紫外线吸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包含所述紫外线吸收剂,而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不含所述紫外线吸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层都包含所述紫外线吸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b*为约2.5或更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在380nm的内透射率为至多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增亮膜在65℃时暴露于380nm、强度为5mW/平方厘米至10mW/平方厘米的辐射中200小时之后,表现出为至多4的Δ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苯并三嗪、苯酮或它们的组合。
9.一种适合用在显示装置中的增亮膜,包括:
第一聚合物层,其具有微结构化表面,所述微结构化表面具有棱柱元件阵列;
第二聚合物层,其位于所述微结构化表面的相背侧并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相邻设置;
第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层包含吸收紫外光、并且透射可见光的紫外线吸收剂,使得所述增亮膜的内透射率在410nm为至少95%,在380nm为至多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和所述第二聚合物层都不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和/或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b*为约2.5或更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在380nm的内透射率为至多15%。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增亮膜在65℃时暴露于380nm、强度为5mW/平方厘米至10mW/平方厘米的辐射中200小时之后,表现出为至多4的Δb*。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亮膜,其中,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苯并三嗪、苯酮或它们的组合。
16.一种显示装置,具有:
显示面板;
光源;
反射偏振片,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源之间;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设置在所述反射偏振片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与所述反射偏振片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光源透过所述增亮膜和所述反射偏振片对所述显示面板照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器面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为电视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6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莓洋葱酒
- 下一篇:多位置照明系统和采用此系统的投影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