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切换的方法及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1226.3 | 申请日: | 200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纳拉亚南·文基塔拉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托罗拉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00 | 分类号: | H04Q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穆德骏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切换 方法 装备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对于给定移动节点具有多个潜在存在点的通信网络,更特别地涉及移动节点在这些存在点之间的切换。
发明背景
具有多个存在点(有时称为基站或接入点)的通信网络是已知的。例如,在通信网络具有多个无线接入点时,多个层2存在点是可用的。作为另一个例子,当通信网络具有多个接入路由器时,多个层3存在点是可用的,这在本领域也是已知的。
在多种情况下,这些网络被设计为适应随时间(包括在当前的通信会话期间)改变其位置的移动节点。结果,给定的移动节点可改变其相对于该网络的存在点。例如,当移动节点在层2基站或相同因特网协议(IP)子网上的接入点间运动时,可发生相对于层2存在点的变化,而在当移动节点在不同的锚节点(anchor node)间运动时,或者当移动节点在连接到不同子网的接入点间运动时,可典型地发生相对于层3存在点(以及相对于层2存在点)的变化。
如本领域公知的,当具有IP能力的移动节点从一个子网运动到另一个时,其需要获得新的拓扑修正地址。在应用移动因特网协议(MIP)的系统中,移动节点通过目标子网向其归属代理(有时称为归属锚节点)发送其转交地址(CoA),从而使得归属代理为该移动节点进行代办,并且将目的地为移动节点归属IP地址的分组隧道传送到当前位置,即其CoA移动节点。
当在多个存在点间运动时,通常期望以最小的可能时间量来进行运动,从而保证移动节点和其锚节点或归属代理间的连续通信。促进子网间的这种运动所需的消息传递通常要花费比期望更长的时间段。由于此,存在对于用于在这些存在点间切换移动节点的方法和装备的需要,其可最小化切换节点的时间量。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更详细的移动节点及接入点的框图。
图3是表示在节点切换期间接入点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节点切换期间接入点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移动节点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需要,在此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源接入点向目标接入点切换移动节点的方法和装备。在操作期间,该源接入点将代表移动节点创建切换消息。当源接入点检测到正在发生切换时,该源接入点将向移动节点的锚节点发送合适的切换消息。由于源接入点可能不具有用于代表移动节点创建消息的必要安全证书,因此在本发明的替换实施例中,该消息可由移动节点创建并被存储在源接入点处直到需要为止。
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促进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源接入点确定移动节点正在从该源接入点切换到目标接入点,有源接入点创建消息,向移动节点的锚节点通知该切换,并向该移动节点的锚节点发射该消息;引发该锚节点向目标接入点路由该移动节点的业务。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促进从源接入点向目标接入点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潜在的目标接入点,向移动节点提供涉及该潜在目标接入点中至少一个的信息,并且从该移动节点接收多个切换消息,其中每个切换消息包括验证码,该验证码是在移动节点和归属代理间使用共享保密密钥创建。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促进从源接入点向目标接入点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有关潜在目标接入点的信息,创建指出目标接入点处转交地址的至少一个切换消息,其中该切换消息包括使用共享保密密钥创建的验证码,并向该源接入点发射至少一个切换消息。
现在转到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通信系统100的框图。如所示的,通信系统100包括:移动节点(MN)104、锚节点101、路由器105、以及多个接入点(仅标出了接入点102、106及109)。移动节点104附连到第一存在点元件,或者通过基站103附连到接入点102。所有基站使用载波介质或选择协议通过无线连接与移动节点104通信。出于这些目的,协议可包括802.16e族协议,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实际上也可使用现有的或未来开发的任何通信协议。此外,虽然图1中仅表示了一个锚节点、路由器及移动节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典型的通信系统可具有比图1所示更多的锚节点、路由器及移动单元。此外,尽管图1中所示的是分离的实体,但接入点和基站可以是共址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托罗拉公司,未经摩托罗拉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1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