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1557.7 | 申请日: | 200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G·维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格雷蒙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付建军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 ||
1.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两个电极(3,5)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电介质层(15),使得在电介质层(15)和所述电极中的一个之间形成了臭氧化间隙(13),通过该臭氧化间隙(13)可以运送含氧气体,其中,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电介质层(15)的电介质电容(CD)变小和/或电介质层(15)的层厚变大,其特征在于:臭氧化间隙(13)的间隙宽度在进口端大于出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两个电极(3,5)设定为内电极(3)和围绕内电极(3)的外电极(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外电极(5)的内径在流动方向上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内电极(3)的外径在流动方向上增加。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臭氧化间隙(13)的间隙宽度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连续或者离散地变大。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提供单个串联的部分(16.1、16.2、16.3、16.4),所述各单个串联的部分(16.1、16.2、16.3、16.4)具有在各个部分(16.1、16.2、16.3、16.4)中恒定的电介质电容(CD),使得位于下游的部分(16.2、16.3、16.4)具有与位于上游的部分(16.1、16.2、16.3)相比相同或者较小的电介质电容(CD)。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提供单个串联的部分(16.1、16.2、16.3、16.4),所述各单个串联的部分(16.1、16.2、16.3、16.4)具有在各个部分中层厚恒定的电介质层(15),使得位于下游的部分(16.2、16.3、16.4)具有与位于上游的部分(16.1、16.2、16.3)相比相同或者较大的层厚。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提供单个串联的部分(16.1、16.2、16.3、16.4),所述各单个串联的部分(16.1、16.2、16.3、16.4)具有在各个部分中间隙宽度恒定的臭氧化间隙(13),使得位于下游的部分(16.2、16.3、16.4)具有与位于上游的部分(16.1、16.2、16.3)相比较小的间隙宽度。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电介质电容(CD)在进口端为9nF或者大于9nF,而在出口端为小于9nF。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电介质电容(CD)在进口端为10.63nF。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电介质电容(CD)在出口端为7.8nF。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臭氧化间隙(13)的间隙宽度在进口端大于0.35mm,而在出口端小于0.35mm。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臭氧化间隙(13)的间隙宽度在进口端为0.38mm。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臭氧化间隙(13)的间隙宽度在出口端为0.32mm。
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电介质电容(CD)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减小2.83nF。
1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臭氧化间隙(13)的间隙宽度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减小0.06mm。
1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气隙电容(CG)与电介质电容(CD)的比在进口端是0.2,而在出口端大于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格雷蒙股份公司,未经德格雷蒙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15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压脚
- 下一篇:抑制凝血的抗体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