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连铸设备内对可调节的辊式扇形架进行调整和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2071.5 | 申请日: | 200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B·韦沙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B22D1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调节 扇形 进行 调整 控制 方法 | ||
1.用于在连铸设备内调整和/或控制可调节的弯曲的辊式扇形架(1)的方法,其中辊式扇形架(1)具有以下部件用于导引连铸坯(3):
-具有至少一个上辊子的可活动的上机架(4),
-具有至少一个下辊子的下机架(5),
-调整装置(12、13、14、15),用于以一个或多个调整宽度(20、21)使上机架(4)相对于下机架进行相对定位,
-其中辊式扇形架(1)的入口(EN)具有入口开口宽度(10),出口(EX)具有出口开口宽度(11),
其特征在于,自动化系统将开口宽度(10、11)换算成调整宽度(20、21),或者反过来进行换算,以调节或控制弯曲的辊式扇形架(1),其措施是确定经过入口下辊子(22)的入口接触点(en)和经过出口下辊子(24)的出口接触点(ex)的弯曲的下曲线(26),并确定经过上部入口接触点(on)和经过上部出口接触点(ox)的弯曲的上曲线(28),并且在调整装置(12、13、14、15)的调整位置(-XA、+XA)上借助于弯曲的下曲线(26)和弯曲的上曲线(28)计算调整宽度(20、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入口接触点(en)正交于下曲线(26)朝着上机架(4)方向截取入口开口宽度(10),以及从出口接触点(ex)正交于下曲线(26)朝着上机架(4)方向截取出口开口宽度(11),从而求出上部入口接触点(on)和上部出口接触点(ox)。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下列辊式扇形架中的至少一种求出调整宽度(20、21):
a)均匀弯曲的扇形架型式和/或
b)不均匀弯曲的扇形架型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均匀弯曲的扇形架型式的曲线(26、28)的计算使用圆弧方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均匀弯曲的扇形架型式,借助于圆弧段之和求出下曲线(26),并且借助于圆弧近似方程求出上曲线(2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包络曲线求出下曲线(26)。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圆弧近似方程求出半径(RM),该半径是用于下曲线(26)的圆方程的半径(Ri)之和的平均值。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位置(-xA、+xA)上求出修正值(ΔYen、ΔYex),作为相对于与下辊子(22、24)相切的下曲线(26)有平移的下曲线(26’)与上曲线(28)之间的差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位置(-xA、+yA)上,借助于修正值(ΔYen、Δyex)求出调整宽度(20、21)。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坐标系(27)的坐标原点分别位于投影线的中心,该投影线通过下曲线(26)在横坐标上的投影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曲线(26)有一个点位于坐标原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20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