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协商服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2604.X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权惠莲;申亨澈;申载旭;卢光贤;郑光烈;千景烈;黄裕善;朴爱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协商 服务质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协商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网络交互系统中协商QoS的网关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自基于数字蜂窝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出现以来,国际移动电信联盟(ITU)规定第三代(3G)移动通信的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作为用于提供高质量全球多媒体业务的标准协议。3G移动通信系统通过使用具有单一频带的相容无线接入机制提供全球漫游,以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任意地点获取服务,并且还通过支持高达2Mbps高带宽的传输速度提供无线多媒体业务,如常规语音业务、图像、电影、视频电话和因特网接入。
标准化的最初目标是完成单一的、全球的系统标准。不幸的是,统一众多国际标准的过程被证明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广泛地将3G移动通信系统划分成欧洲和日本使用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美国使用的码分多址2000(CDMA-2000)。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管理下正在进行CDMA-2000的标准化工作。CDMA-2000使用基于北美标准临时标准(ANSI)-41的网络协议作为核心网,并使用同步网络方案作为用于基站之间同步的接口。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正在进行UMTS的标准化工作。UMTS使用基于移动的应用部分(GSM-MAP)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作为核心网,并且因为不要求基站间的同步,所以利用异步网络方案作为空中接口。
3GPP在系统标准的演进中使用版本概念,并且3GPP无线局域网(WLAN)交互是已经发展到版本6的主要论题之一。3GPP WLAN交互的目的是给WLAN中的用户提供3GPP业务和功能。虽然正在进行3GPP WLAN标准化,但是还未提出3GPP WLAN交互系统中的QoS协商方法。
3G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分组交换业务而不是电路交换业务。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通信消息被分割成数据单元,称为分组。基于包含在分组中的目的地址通过网络来路由每个分组。具体来说,3G移动通信系统是全IP网络,其使网络的节点能够基于因特网协议(IP)彼此通信,并且通过3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交换通信消息。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通信消息被分割成多个分组,从而多个用户可以共享该网络内的相同信道。
在相同类型的分组被输入到网络中的节点的情况下,节点可以将相同的优先权或策略应用于分组或者分组群。这称作尽力方案(best effort scheme)。但是,因为现有网络中存在带宽扩展限制并且要处理不同类型的分组如视频电话、广播、多媒体和IP语音(VoIP),所以尽力方案无法为每一个分组提供合适的服务质量(QoS)。
具体来说,3G移动通信业务已经发展到可以提供包括语音业务、图像和电影、视频电话、因特网接入的各种服务,因此需要QoS的标准化。但是,如前所述,还未提出用于协商3GPP WLAN交互系统中的QoS的方法。
本背景技术部分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已经做出努力提供在网络交互系统中协商服务质量(QoS)的网关和终端及其QoS协商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网关包括核心网、第一承载管理器(bearermanager)、第二承载管理器、第三承载管理器和控制器。核心网连接无线接入网和分组交换业务网络,而第一、第二和第三承载网管理器使核心网与分组交换业务网络之间能够通信。第一承载管理器管理用于与包含在分组交换业务网络中的末端终端进行分组交换的第一承载。第二承载管理器管理用于与接入无线接入网的终端进行分组交换的第二承载。第三承载管理器管理用于在终端和末端终端之间进行分组交换的第三承载。控制器根据第一承载的可利用资源确定是否接受由终端请求的、用于通过第二承载建立第三承载的第一QoS。
控制器根据第一和第二承载的可利用资源确定是否接受第一Qo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未经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2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