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宿主节点的移动性支持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2840.1 | 申请日: | 200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W·哈达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魏军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宿主 节点 移动性 支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持多宿主(multihoming)的方法、移动节点和通信节点。
背景技术
移动IP版本4(移动IPv4,移动IP,MIPv4,或MIP)和当前版本的移动IPv6(MIPv6)被构建用于为主机或移动节点(MN)提供移动性。通常称为通信节点(CN)120的其它节点通常视为固定主机。现在参考附图,其中图1示出了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请求注释(RFC)号3775中出现的当前MIPv6规范所建议的MIPv6网络体系结构。从图1可以看出,IP网络100包括MN110,MN110通过提供直达路径122的链路与CN120通信。直达路径122未必只由一个直接物理连接组成,而是表示在路由设备之间的一系列链路,该链路显然能够实现在它们之间的通信。只要在它们之间的IP通信能够建立,用于在MN110和CN120之间进行通信传输的系列链路的方式是无关紧要的。
MN110具有在其本地网络(home network)127中有效的永久指定的本地地址,该本地地址在MN110在该本地网络127中初始化的时候被分配。分配机制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MN110还与位于本地网络127中的本地代理(HA)130通信。除了其它功能,HA130保存MN110在本地网络127之外有效的外地地址的记录。在MIPv6的环境中外地地址被称为转交地址(CoA)。当MN110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的时候,指定给MN110的CoA随着变化。HA130保存的记录在MIPv6的环境中称为绑定,其将CoA绑定到本地地址。为了到达MN110,包括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和CoA的绑定缓存表项(BCE)也在CN120中保存。HA130还负责将在本地地址接收到的业务量(traffic)路由给MN110。HA120通过链路125将接收到的业务量转发给MN110。依照MIPv6,在链路125上发送的所有业务量被加密,以尤其保证在MN110和HA130之间周期性交换的证书(credential)的机密性。
下面概述了在典型情况下MIPv6概念是如何应用的。例如,MN110在直达路径122上与CN120进行双向IP通信。当MN110从第一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如图1中箭头135所示,MN110接收新的CoA。MN110的寻址状态的这个改变必须通知给CN120和HA130。为了通知其CoA的改变,MN110通过链路125发送第一绑定更新(BU)给HA130,该绑定更新是加密的,包含新获取的CoA和与在HA130中的用于MN110的绑定相关的其它信息。HA130随后更新绑定,并且用指示绑定成功更新的第一绑定确认(BA)回复MN110。MN110在发送第一BU之后创建类似于第一BU的第二BU,并且通过直达路径122将第二BU发送给CN120。CN120在接收到第二BU的时候创建BCE,并且随后创建第二BA发送到MN110。在MN110接收到第二BA表示成功完成所述改变的通知。
“Cryptographically Based Identifiers(CBID):Concepts andApplications”,ACM Transaction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 Security(TISSEC),2004年2月,描述了如何为移动节点计算无法预料的基于密码的标识符(CBID)。CBID在统计上是唯一的并且是密码上可验证的。如现有技术已知的,可以使用MN110的公共密钥(K+)和其它参数来产生CBID。因此,由于CN120知道MN110的K+,它能够验证或认证该CB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2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聚木糖、木糖醇在包衣片包衣中的应用
- 下一篇:动物行为调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