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3524.6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3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川胜纪育;杉本崇;田中滋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装置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被用于海上集装箱等的冷冻装置,特别是涉及该冷冻装置的回油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迄今为止,用于海上集装箱等并对集装箱的库内进行冷却的冷冻装置已为众所周知。
[0003]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冷冻装置包括用来对集装箱的库内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回路。在该制冷剂回路中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上述冷凝器被配置在集装箱的库外,在冷凝器的附近设置有冷凝器风机(fan)。另一方面,上述蒸发器被配置在集装箱的库内,在蒸发器的附近设置有蒸发器风机。还有,上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被进行调节,从而将蒸发器的过热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中。
[0004] 当该冷冻装置进行例如冷藏运转时,上述冷凝器风机、上述蒸发器风机以及压缩机进行运转。当在压缩机中压缩的制冷剂被送入冷凝器时,在冷凝器中,冷凝器风机所送入的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向室外空气放热后凝结。其后,制冷剂被电子膨胀阀减压后,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蒸发器风机所送入的库内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从库内空气吸热后蒸发。其结果是对集装箱的库内空气进行冷却。在蒸发器中已经蒸发了的制冷剂被压缩机吸入后再次压缩。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2-327964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 此外,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冷冻装置中,当在例如库内冷却负荷高的条件下对库内进行冷却时,由于蒸发器的制冷剂过热度容易变高,所以为了使该制冷剂过热度降低而对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控制将该电子膨胀阀开得很大。然而,在船舶通过例如赤道等外界温度极高的地区时,室外温度有时到达极高的温度(例如50℃)。由此,在电子膨胀阀开得很大的状态下当冷凝器的放热量不足时,有可能出现制冷剂回路的高压异常升高的问题。
[0006] 作为对此以往问题加以解决的方法,所想到的是当制冷剂回路的高压高于规定压力时,减小上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使高压降低的方法。也就是,在根据蒸发器的过热度对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的控制中,当高压异常升高时,通过强制性地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而能够使制冷剂循环量降低,避免出现制冷剂回路高压上升的问题。
[0007] 然而,当如上述那样强制性地降低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减低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循环量时,致使压缩机的喷出制冷剂中的冷冻机油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后所回收的回油量也减少。其结果是用来对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等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量不足,从而有可能导致压缩机受损。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研制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高压上升,同时充分确保压缩机回油量的冷冻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0009] 第一发明是以下记冷冻装置来作为前提的,即该冷冻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0和蒸发器风机22,在该制冷剂回路10中连接有压缩机11、冷凝器12、电子膨胀阀14以及设置在库内的蒸发器15,且通过制冷剂循环来进行制冷循环,该蒸发器风机22将库内空气送入上述蒸发器15,上述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根据上述蒸发器15的制冷剂过热度而被进行调节,并且当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比规定压力高时,该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被强制性减小。并且,该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冷冻装置包括控制部件40,当该控制部件40判断出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循环量不足时,使上述蒸发器风机22的送风量降低。
[0010] 在第一发明的冷冻装置中,通过在制冷剂回路10中进行制冷循环,从而在蒸发器15中制冷剂和库内空气之间热交换,来对库内进行冷却。虽然该冷冻装置的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基本上是根据蒸发器15的制冷剂过热度来进行调节的,不过当高压比规定压力高时,该电子膨胀阀15的开度被强制性减小,从而来抑制高压上升。不过,这样一来当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被减小的状态持续时,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减少,导致压缩机11的回油量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3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原用火源携带装置
- 下一篇:复式超导节煤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