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程序性死亡-1(PD-1)的人单克隆抗体及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免疫治疗剂联合使用抗PD-1抗体来治疗癌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3860.0 | 申请日: | 2006-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3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艾伦·J·科曼;莫汉·斯里尼瓦森;王常玉;马克·J·塞尔比;陈炳良;约瑟芬·M·卡达雷里;黄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梅达雷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07K16/28;C12N5/00;C12P21/08;C12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性 死亡 pd 单克隆抗体 单独 使用 其它 免疫 治疗 联合 抗体 癌症 方法 | ||
1.人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
其包含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列的重链可变区CDR1;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5所列的重链可变区CDR2;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2所列的重链可变区CDR3;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9所列的轻链可变区CDR1;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所列的轻链可变区CDR2;和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3所列的轻链可变区CDR3,
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与人PD-1特异性结合。
2.人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
其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4所列,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 所列,
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与人PD-1特异性结合。
3.权利要求1或2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是IgG1或IgG4同种型的。
4.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及药学 可接受的载体。
5.免疫偶联物,其包含与治疗剂相连的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 原结合部分。
6.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5的免疫偶联物,及药学可接受的载体。
7.分离的核酸,其编码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
8.包含权利要求7的核酸的表达载体。
9.包含权利要求8的表达载体的宿主细胞。
10.从包含人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转基因且表达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 体的转基因小鼠制备的杂交瘤,其中该杂交瘤产生所述抗体。
11.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在制备用于调控受试者中 免疫应答的药剂中的用途。
12.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在制备用于抑制受试者中 肿瘤细胞生长的药剂中的用途。
13.权利要求12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细胞是选自黑素瘤、肾癌、前列腺癌、 乳癌、结肠癌和肺癌的癌症的肿瘤细胞。
1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在制备用于治疗受试者中 传染病的药剂中的用途,其中所述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15.抗原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在制备用于增强受 试者中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药剂中的用途,所述增强包括给受试者施 用:(i)抗原;和(ii)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使 得受试者中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得到增强。
16.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中所述抗原是肿瘤抗原或来自病原体的抗原。
17.权利要求16的用途,其中所述来自病原体的抗原是病毒抗原或细菌抗 原。
18.抗PD-1抗体和抗CTLA-4抗体在制备用于治疗过度增殖性疾病的药剂中 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1抗体
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4所列,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 所列。
19.权利要求18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1抗体以亚治疗剂量施用。
20.权利要求18的用途,其中所述抗CTLA-4抗体以亚治疗剂量施用。
21.权利要求18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1抗体和所述抗CTLA-4抗体各自以 亚治疗剂量施用。
22.权利要求18的用途,其中所述过度增殖性疾病是癌症。
23.权利要求22的用途,其中所述癌症是选自下组的癌症:黑素瘤,肾癌, 前列腺癌,乳癌,结肠癌和肺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梅达雷克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梅达雷克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38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