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的多媒体解码器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4475.8 | 申请日: | 200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维贾雅拉克希米·R·拉韦恩德拉恩;陈培松;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进 多媒体 解码器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处理所接收编码多媒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确定已编码多媒体数据的第一缓冲器中来自所接收比特流的可用比特的数目;
如果读取固定长度代码字,那么将处理器对齐的数据从所述比特流读取至所述第一缓冲器,其中所述固定长度代码字包含所述确定的可用比特和与所述处理器对齐的数据的一部分相关联的比特;和
如果读取可变长度代码字,那么将处理器未对齐的数据从所述比特流读取至所述第一缓冲器,其中所述可变长度代码字包含至少一些所述可用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如果读取所述固定长度代码字,那么在读取所述处理器对齐的数据之前将所述确定的可用比特拷贝至第二缓冲器且接着将与所述处理器对齐的数据的所述部分相关联的比特从所述第一缓冲器拷贝至所述第二缓冲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读取处理器未对齐的数据包含读取16个比特,且读取处理器对齐的数据包含读取32个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解码所述可变长度代码字;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已解码可变长度代码字的长度来更新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可用比特的所述数目;和
调整所述第一缓冲器的内容以对齐所述比特流中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解码所述可变长度代码字包含: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缓冲器中的数据来识别第一数据结构中的第一解码数据;
和
确定所述第一解码数据是否指示包含解码数据的第二数据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第一缓冲器的内容以对齐所述比特流中的数据包含从所述比特流读取处理器未对齐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第一缓冲器的内容以对齐所述比特流中的数据包含将所述处理器未对齐的数据返回所述比特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已编码多媒体数据的所述比特流读取处理器对齐的数据包含对字内的数据字节重新排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字内的数据字节重新排序包含将数据从大端字节格式重新排序为小端字节格式。
10.一种用于具体实施处理多媒体数据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方法包含:
确定已编码多媒体数据的第一缓冲器中来自所接收比特流的可用比特的数目;
如果读取固定长度代码字,那么将处理器对齐的数据从所述比特流读取至所述第一缓冲器,其中所述固定长度代码字包含所述确定的可用比特和与所述处理器对齐的数据的一部分相关联的比特;和
如果读取可变长度代码字,那么将处理器未对齐的数据从所述比特流读取至所述第一缓冲器,其中所述可变长度代码字包含至少一些所述可用比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
解码所述可变长度代码字;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已解码可变长度代码字的长度来更新所述第一缓冲器中可用比特的所述数目;和
调整所述第一缓冲器的内容以对齐所述比特流中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解码所述可变长度代码字包含: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缓冲器中的数据来识别第一数据结构中的第一解码数据;
和
确定所述第一解码数据是否指示包含解码数据的第二数据结构。
13.一种用于处理所接收已编码多媒体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含:
用于确定已编码多媒体数据的第一缓冲器中来自所接收比特流的可用比特的数目的装置;和
用于读取代码字的装置,其中如果读取固定长度代码字,那么所述用于读取的装置将处理器对齐的数据从所述比特流读取至所述第一缓冲器,其中所述固定代码字包含所述确定的可用比特和与所述处理器对齐的数据的一部分相关联的比特,且其中如果读取可变长度代码字,那么所述用于读取的装置将处理器未对齐的数据从所述比特流读取至所述第一缓冲器,其中所述可变长度代码字包含至少一些所述可用比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44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