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原体亚单位疫苗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4567.6 | 申请日: | 200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J·弗雷;E·M·维莱;P·皮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尔尼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铁兰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原体 单位 疫苗 | ||
本发明特别涉及对抗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涉及用在这些疫苗中的支原体L-α-甘油磷酸氧化酶,涉及支原体L-α-甘油磷酸氧化酶生产这些疫苗的用途,涉及这些疫苗的制备方法并且涉及诊断性测试,所述诊断性测试用来识别接种所述疫苗的动物以及接种了全细胞疫苗的动物或遭受野外感染的动物。
在进化过程中,病原性细菌已经发展出与其宿主的复杂相互作用。这经常包括获得致病岛、质粒、转座子或原噬菌体上的毒力因子,让它们在宿主内定殖、存活并复制。相反地,支原体物种,最小的自我复制生物,通过将基因组减小到最小的大小而由革兰氏阳性细菌退行演化,结果使得它们的遗传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支原体物种代表在地球上检测到的最小自我复制生物。它们的基因组从生殖道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中的580千碱基对(kb)(Fraser,C.M.et al.1995,Science 270:397-403)到穿透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中的1358kb(Sasaki,Y.et al,2002,Nucleic Acids Res.30:5293-5300)。这导致遗传资源的极端节约和专性寄生生活方式。病原性支原体物种主要引发人和动物的非典型性肺炎,泌尿生殖器感染和关节炎(Baseman,J.B.和J.G.Tully,1997,Emerg.Infect.Dis.3:21-32,Blanchard,A.和G.F.Browning(eds.).2005.Mycoplasmas:Molecular biology,pathogenicity and strategies for control.Horizon Bioscience,Wymondham,U.K.Frey,J.2002.Mycopla smas of Animals,p.73-90.In S.Razin和R.Herrmann(eds.),Molecular biology andpathogenicity of Mycoplasmas.Kluwer Academic/PlenumPublishers,New York)。这里强调的是由于已知有支原体物种感染人类(例如生殖道支原体,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牛物种(例如支原体物种牛7型(m.sp bovine group 7)),猪(例如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或家禽(例如鸡败血支原体(M.gallisepticum)),当在本文中提到动物时,这应当被认为特别包括人类、牛物种、猪和家禽等。
如通过八个完全测序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分析所揭示,与毒力主要由毒素、侵袭素和溶细胞素所决定的其它病原性细菌相反,病原性支原体物种似乎没有这些典型的主要毒力因子(Chambaud,I.et al,2001,Nucleic Acids Res.29:2145-2153,Fraser ET AL.1995,Science 270:397-403,Himmelreich,R.et al.1996,Nucleic AcidsRes.24:4420-4449,Jaffe,J.D.et al,2004,Genome Res.14:1447-1461,Minion,F.C.et al.2004,J.Bacteriol.186:7123-7133,Papazisi,L.et al,2003,Microbiology 149:2307-2316,Sasaki,Y.et al.2002,Nucleic Acids Res.30:5293-5300,Westberg,J.et al.2004,Genome Res.14:221-227)。
尽管支原体感染的诊断自从引入PCR方法以来得到显著改进并且在几种支原体物种中详细研究了抗原性变化,但目前对于使得病原性支原体引发宿主细胞损伤、炎症和疾病的分子机制和效应物知之甚少。所以,非常需要发展特别旨在预防这些有害效应的疫苗。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对抗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其避免或减少宿主细胞损伤、炎症和疾病。
令人吃惊的是,发现一种新的主要毒力因子是支原体细胞损害的重要原因。这种毒力因子似乎由毒性副产物如H2O2和其它伴随的活性氧物质(ROS)组成。
可以显示H2O2/ROS的形成可以与支原体L-α-甘油磷酸氧化酶(GlpO)的活性直接相关,所述酶涉及甘油的代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尔尼大学,未经伯尔尼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4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