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6153.7 | 申请日: | 200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耕平;广田信也;浅沼孝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B01D53/86;F01N3/20;F01N3/24;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净化 装置 | ||
1.一种排气净化装置,具有捕集从内燃机排放出的硫氧化物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由具有连通性的多孔质材料构成的隔壁分隔出的空间内,可与排气接触地配置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被配置在上述隔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被填充在上述空间内。
4.一种排气净化装置,具有捕集从内燃机排放出的硫氧化物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材,该基材具有通过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隔壁划分成的多个通路,在该基材的通路中的特定通路内配置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被配置在划分上述特定通路的隔壁上。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以至少局部地塞住上述特定通路的方式被填充在该特定通路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被填充在整个上述特定通路中。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上述特定通路中的一方的通路中在该通路的端部区域配置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在另一方通路中在该通路的另一方的端部区域配置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上述特定通路中的一方的通路中在该通路的端部区域以塞住该端部区域的方式填充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在另一方的通路中在该通路的另一方的端部区域以塞住该端部区域的方式填充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特定通路的两方的端部区域配置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11.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特定通路的两方的端部区域中以塞住该端部区域的方式填充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上述特定通路的两方的端部区域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间,配置有多孔质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以将位于上述特定通路的两方的端部区域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间全部占据的方式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上述特定通路的两方的端部区域的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之间,彼此留有间隙地配置有多个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特定通路以外的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区域上也配置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16.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特定通路以外的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区域上,以塞住该端部区域的方式也填充有硫氧化物捕集材料块。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硫氧化物捕集材料捕获的硫氧化物的比例和流入到该硫氧化物捕集材料中的排气的量中的至少一方,在将流入该硫氧化物的排气的空燃比维持在稀空燃比的状态下,进行使该硫氧化物的温度上升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61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块分类的混合图像压缩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字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