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圆筒形针织品如袜子绕轴线有角度定向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6607.0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N·格拉西;A·马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迪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3/00 | 分类号: | D05B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针织品 袜子 轴线 角度 定向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圆筒形针织产品的方法和设备,尽管不排除其他产品,但特别涉及短袜和长袜。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圆筒形针织产品的方法,如短袜或类似物,目的是将其相对于袜跟袋和袜头袋定向,以通过缝纫(sewing)或缝合(linking)所述产品来封闭袜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圆型针织机生产长袜、短袜和其他圆筒形针织产品。这些圆形针织机使用设于一个或两个针筒上的针床来生产具有两个端部的半成品:其中一个端部构成弹性边缘,并代表成品要被穿着上的那个端部;而半成品一旦从圆机上取下,另一相对端部就必须被缝纫或缝合,以形成所述产品的封闭袜头。
通常,所述产品具有用于袜跟的第一织物袋和用于袜头的第二织物袋。一些类型的运动型产品没有袜跟袋,并且这种产品形状的模型化较差。
处理这些产品直至它们被缝纫或缝合的设备在例如WO-A-02070801和WO-A-03018891中描述。
通过缝纫或缝合来封闭所述产品的终端以形成袜头,该缝纫或缝合必须具有相对于在圆机上生产的且形成产品袜跟的织物袋和/或相对于袜头袋的预定的取向,以保证成品的合贴。因此,在拾取半成品并插入实施缝纫的设备之前,有必要将半成品正确定向,不管这些设备是缝合设备、缝纫设备还是用于将所述产品传送至缝纫或缝合工位的中间设备。
为此目的,根据现有技术,沿着限定了要形成成品袜头的端部的边缘针织由成列线圈构成的带、条或边缘,该带、条或边缘的特征是相对于这些线圈的其余部分而言是颜色不同的区域。该区域构成了用于光学定向传感器的参考标记,其设置在相对于袜头袋和/或袜跟袋的特定位置。这很容易通过对针织机进行电子控制来实现。
通过使所述产品和传感器相对于彼此转动,就可以确定参考标记的位置,并因此确定袜头袋或袜跟袋的位置。因此,产品将被约束在相对于袋而言的特定位置,以便以正确的定向被缝纫或缝合。
使用该方法来形成可以被光电管或其它光传感器读取的标记具有一些缺点。首先,在某些圆机上(尤其是双针筒圆机)不容易形成这种标记。其次,在任何情况下,使用不同颜色的纱线来使所述标记与半成品要被封闭的端部周围的边缘的其余部分区别开,这会增加成本并降低圆机的生产率。
美国专利No.6158367公开了一种用于要被缝纫的袜子的定向系统,其中,每个袜子在袜头仍打开的情况下套到管子上,并定位于该管子上,以便袜头袋突出超过管子的边缘。然后,相对于袜子定位一个复式光传感器,它包括两个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以使两个发射器基本上定位成与套有袜子的管子对齐并处于袜头袋的水平高度处。两个发射器朝着设于袜筒外部的相应接收器发射光束。通过绕管子的轴线转动两对发射器-接收器,袜头袋的位置被确定。该现有技术专利披露的系统以袜子具有一定厚度为前提,该厚度使得袜头袋可从管子凸出而不松垂。因此,操作有些不可靠,并且严格地依赖于生产袜子所用织物的不可预知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或是完全或部分地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实质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圆筒形针织产品的方法,该产品包括限定了弹性边缘的第一开口端和被带围绕的第二开口端,第二开口端必须沿相对于产品的织物袋具有特定取向的封闭线被封闭以形成产品的封闭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管状部件上伸展所述产品,以使围绕所述第二端的带的中间部分沿着在两点与管状部件端部边缘相交的线设置,而其余部分沿着管状部件的外侧表面布置;
b.沿管状部件的端部边缘设置检测元件的冠;
c.通过所述检测元件的冠与所述带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检测所述带在管状部件上的角位置;
d.在所述带相对于管状部件的角位置基础上,确定织物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检测元件设置于管状部件的端部边缘前面。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检测时,检测元件的冠与管状部件之间没有相对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例中,使用电触头作为检测元件来执行所述方法,这些电触头与至少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管状部件相互合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迪公司,未经金莱迪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6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