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承盘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7016.5 | 申请日: | 200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杰拉尔德·穆勒;京特·赛德尔;乔斯·阿尔格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约斯特-韦克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8 | 分类号: | B60S9/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强;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新***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支承半挂拖车的支承盘,具有一个在其高度上可伸缩式移动且具有一个外套和一个内套的支承件,其中,外套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法兰。
背景技术
这种支承盘特别是用于支承鞍式牵引车的半挂拖车。这些支承盘由嵌套并可以彼此相对移动的四方管制造,例如像EP 1104 369 B1所公开的那样。
因为支承盘通常安装在载货汽车上并由此降低有效载荷,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制造尽可能轻型结构的支承盘。通过铝作为材料使用据称也能达到这一目标,正如EP 0 380 941 A2所介绍的那样。在这种支承装置中,外套与其用于将支承装置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板采用挤压法整体制造。由于采用块形毛坯料,这种方法局限在轻金属上。但轻金属的支承装置并未推向市场,因为其由于材料高级而昂贵并由于材料强度低而在日常使用时易于损坏。
制造轻型支承盘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于,外套和内套的壁厚减薄构成。这一措施此外明显降低了制造成本。然而支承盘却更容易因机械负荷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开发一种重量减轻和同时制造成本降低的支承盘。
该目的通过一种支承盘得以实现,其中外套和/或内套的至少一个侧壁带有在轴向上分布的弯曲壁段。
通过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各自一个弯曲壁段,支承盘能够吸收明显更高的弯曲力矩。为此弯曲壁段相对于侧壁以5°-30°,特别优选15°-25°弯曲。弯曲壁段不应超过侧壁的半个宽度,因为否则会降低所要求的加固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各自一个弯曲壁段。这一点一方面起到再次提高抗弯刚度的作用,而不会增加加工开支。
事实证明有利的是,弯曲壁段利用第一段与固定法兰邻接并利用第二段与相对的侧壁邻接。在这种定向中,侧壁利用其弯曲壁段与行驶方向垂直,也就是在车辆纵轴线方向上。连接和分离期间,对支承盘的冲击同样在车辆纵轴线上产生,其然后在外套和/或内套没有材料变形的情况下被吸收。
具有优点的是,弯曲壁段与侧壁相对在固定法兰的方向上向外定向。这种实施方式与弯曲壁段向内倾斜的实施方式相比也提高了刚性。
有利的是外套和内套的弯曲壁段彼此互补设置。这样做的优点是,内套利用其整个外圆周紧贴在外套的内侧上并在支承盘的内外移动期间抗扭并以少量间隙通过外套引导。
外套和固定法兰可以整体借助轧边由扁钢制成,内套亦是如此。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冷变形,仅在大断面或者非常小的弯曲半径情况下将材料加热,以降低变形所需的力。轧边套与挤压套相比的主要优点在于几乎自由选择板状原材料的合金。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常用的钢材。此外,不必将单个部件通过多个加工费时的焊缝进行连接。通过比较短的材料弯曲过程,每个时间单位可以制造大量部件。
在一种特殊的实施方式中,外套和/或内套最多具有一个连接焊缝。通过这种类型的材料连接,产生一种具有本身封闭的空心体的套,由此进一步提高抗弯刚度。在此方面,焊缝可以设置在对制造非常有利的位置上,例如靠近固定法兰的侧壁上。
事实证明特别具有优点的是,连接焊缝设置在外套的轴向上。焊缝在此方面可以中心通过套的侧壁或者在两个彼此相邻的侧壁之间的连接区域中。
附图说明
为更好理解下面借助唯一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以俯视图示出支承件3的外套1及设置在里面的内套2。外套1包括侧壁5a-d,其环绕一个基本上矩形的内腔12。
侧壁5b在其对称轴线上具有一个连接焊缝9,其将侧壁5b的两半部分材料合理地相互连接。在侧壁5b上,整个支承盘通过外套1安装在未示出的车辆上。为此侧壁5b上连接焊缝9的两侧构成侧面凸出侧壁5a、5c的固定法兰4。
侧壁5a-d由本来板状的原材料通过弯曲成型并因此无缝地交错过渡。在固定法兰4的端段14a、14b内可以看出各自一个折合处,材料在其上弯曲180°。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这是在弯曲过程后再滚压的精确折合处,从而在折合处的区域内壁材料立即重新彼此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约斯特-韦克两合公司,未经约斯特-韦克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7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氢化硅氧烷的歧化合成二有机硅烷的方法
- 下一篇:气体绝缘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