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8536.8 | 申请日: | 200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进;佐藤正江;铃木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2;G02B7/0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组装 方法 | ||
1、一种摄像装置,具备:多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
固体摄像元件、
安装所述固体摄像元件并且具有进行发送接收电信号的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基板、
由包围所述固体摄像元件和所述摄像透镜周围而被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遮光部件构成的框体,
在对焦时所述摄像透镜的一部分或整体沿光轴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透镜具有有效孔径最小的最小有效孔径透镜和最靠近像方的有效孔径最大的最大有效孔径透镜,在由所述最小有效孔径透镜外径与所述最大有效孔径透镜外径的差而在所述最小有效孔径透镜周围产生的空间,配置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该驱动器在对焦时用于驱动移动的对焦透镜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5<X/DL<2.0(1)
1.5<Y/DL<2.0(2)
在此,DL: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矩形实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
X: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矩形实效像素区域长边方向的所述摄像装置的大小
Y: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矩形实效像素区域短边方向的所述摄像装置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透镜在最靠近物方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或像方具有孔径光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透镜从物方按顺序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最小有效孔径透镜是第一透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在透镜光轴方向的高度是10mm以下。
6、一种摄像装置,具有多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和固体摄像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透镜使位于最靠近像方的最靠近像方透镜的有效孔径比其他透镜的有效孔径大,通过把包含所述最靠近像方透镜的所有透镜作为对焦透镜而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对焦,
在由所述摄像透镜中有效孔径最小的最小透镜的外径与所述最靠近像方透镜的外径的差而在最小透镜周围产生的空间,配置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该驱动器用于在对焦时驱动移动的对焦透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透镜在最靠近物方具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最小透镜是所述第一透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透镜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具有孔径光阑。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对焦透镜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被配置在比所述驱动器更靠近固体摄像元件侧。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保持所述对焦透镜的移动保持部在最靠近像方透镜周围形成的圆筒面能移动地与固定部件的导向圆筒面进行卡合,由此把所述对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进行导向。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音圈电机。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固体摄像元件并且具有进行发送接收电信号的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基板和具有从物方光射入用开口部且由遮光部件构成的框体形成为一体,所述摄像装置在所述摄像透镜光轴方向的高度是10mm以下。
14、一种摄像装置,具有多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和固体摄像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透镜被最优化为,使位于最靠近像方的最靠近像方透镜的有效孔径比其他透镜的有效孔径大,把位于所述最靠近像方透镜的物方一侧的透镜的一部分或把位于所述最靠近像方透镜的物方一侧的所有透镜作为对焦透镜组而在光轴方向移动,而能够进行对焦,
在由所述摄像透镜中有效孔径最小的最小透镜的外径与所述最靠近像方透镜的外径的差而在最小透镜周围产生的空间,配置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驱动器用于在对焦时驱动移动的对焦透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透镜在最靠近物方具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最小透镜是所述第一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85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