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晶粒取向的电工带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8800.8 | 申请日: | 200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K·京特;L·拉恩;A·普洛赫;E·佐夫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2C3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平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晶粒 取向 电工 带钢 方法 | ||
1.利用薄板坯连铸工艺生产晶粒取向的磁性带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钢材熔化,所述钢材除包含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之外还包含(以wt%计)
Si:2.5-4.0%
C:0.02-0.10%,
Al:0.01-0.065%
N:0.003-0.015%,
可选的
-最多0.30%的Mn,
-最多0.05%的Ti,
-最多0.3%的P,
-选自S、Se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其总含量最多为0.04%,
-选自As、Sn、Sb、Te、Bi的一种或多种元素,每种情况下含量最多0.2%,
-选自Cu、Ni、Cr、Co、Mo的一种或多种元素,每种情况下含量最多0.5%,
-选自B、V、Nb的一种或多种元素,每种情况下含量最多0.012%,
b)在钢包炉或真空设备中对熔化金属进行二次冶金处理,
c)将熔化金属连续铸造为铸坯,
d)将铸坯分割为薄板,
e)在串联的熔炉中将薄板加热到1050℃到1300℃之间的温度,
-在该炉中的停留时间最长为60分钟,
f)在串联的多机架热轧机中连续热轧薄板使其成为厚度0.5-4.0mm的热轧带钢,
-在热轧步骤中,在900-1200℃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成形轧制,变形应变达于40%,
-接下来的至少两个热轧道次是混合状态的两相(α-γ)轧制,
-热轧中的最后道次压下量为最大30%,
g)冷却热轧带钢,
h)将热轧带钢卷成箍,
i)可选的:将热轧带钢在卷箍后或冷轧前退火,
j)将热轧带钢冷轧成最终厚度0.15-0.50mm的冷轧带钢,
k)将冷轧带钢再结晶和脱碳退火,
l)将退火分离剂施加到带钢表面,
m)再结晶和脱碳退火的冷轧带钢进行最后退火以形成戈斯织构
n)可选的:以电绝缘物涂覆退火后的冷轧带钢并随后将涂覆的冷轧带钢退火以去除应力,
o)可选的:磁畴细化涂覆的冷轧带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冶金处理(步骤b)过程中,熔化钢材先在真空设备中处理并随后在钢包炉中处理;也可以选择先在钢包炉中处理并随后在真空设备中处理的顺序,或者二次冶金处理只在真空设备或只在钢包炉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冶金处理(步骤b)过程中,在钢包炉和真空设备中交替处理熔化金属。
4.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熔化金属的二次冶金处理(步骤b)连续进行一段时间直到使其在铸造期间(步骤c)氢含量最大为10ppm。
5.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熔化钢材在装备有电磁制动器的连续模体中铸成铸坯(步骤c)。
6.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熔化金属铸造但中心仍是液态的铸坯的在线厚度减少发生在步骤c)的过程中。
7.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熔化金属铸造的铸坯在步骤c)的过程中在700和1000℃之间的温度下(优选850-950℃)向水平方向弯曲并伸直。
8.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于650℃的温度下带钢进入均热炉。
9.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带钢的加速冷却在离开最后的轧钢机架后最多五秒内开始。
10.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轧带钢在脱碳期间或之后通过在含氨气氛中退火而氮化。
11.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退火分离剂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化学成分,使得冷轧带钢在最后退火的加热期间氮化,直到二次再结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88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燃煤燃烧炉耐火层的新型复合耐火砖
- 下一篇:水平斜拉吊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