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联接到侧梁的、形式为小型车架的空心体部的连接装置的支承机动车前端组件的结构以及相应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9765.1 | 申请日: | 2006-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A·卡里乌;J·贝尔松;J·图费;J·韦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底盘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静;秘凤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联接 到侧梁 形式 小型 车架 空心 连接 装置 支承 机动车 前端 组件 结构 以及 相应 | ||
1.一种支承机动车前端组件的结构,包括短副车架(1),该短副车架上安装有用于所述前端的各个车轮的悬架臂(3),所述悬架臂(3)为回旋镖形,在该悬架臂中,称作旋转部分支承端(E)的一个端部用于与车轮相连接,而称为前接合点(A)的另一端部和该臂的称为后接合点(B)的中央部分用于与所述短副车架(1)相连接,所述短副车架(1)具有体部(10),在该体部的两侧向车辆前部延伸出两个导轨(15),每个导轨都设计成通过螺纹连接联接到所述车辆的侧梁(5),
其特征在于,参照所述车辆的纵轴线在位于所述悬架臂(3)的所述点A的前方的区域内,每个所述导轨(15)都具有用于与所述侧梁(5)相连接的连接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使螺纹装置(7)通过的空心体部,以用于使所述导轨(15)与所述侧梁(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体部包括至少一个管状部件,该管状部件在所述侧梁(5)与所述导轨(15)之间一体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5)具有容纳部,所述连接装置(6)插入该容纳部中。
4.如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副车架(1)为双板件型,至少上板件(17)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使所述管状部件通过的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副车架(1)的每个板件(17、18)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使所述管状部件通过的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件焊接在每个所述板件(17、18)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接头(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头(8)压配合进所述连接装置(6)的所述体部内。
9.如权利要求2和7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件具有互为延伸部的两个部分(61、62),所述部分之一具有小于另一个部分(62)的直径并且用于通过压配合接纳所述接头。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轨(15)从主体部(5)在所述侧梁附近延伸,并具有朝所述侧梁(5)弯曲直至与所述侧梁(5)竖直对齐的末端部件(15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的末端部件(151)中,所述悬架臂(3)的所述点A联接到所述短副车架(1)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副车架(1)具有允许变速器(4)的鼻状部(41)通过的凹部(171)。
13.如权利要求10和12所述的支承前端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71)形成在所述导轨(15)中至少一个的所述弯曲的末端部件(151)内。
14.装备有支承前端组件的支承结构的机动车,该支承结构包括短副车架(1),该短副车架上安装有用于所述前端的各个车轮的悬架臂(3),所述悬架臂(3)为回旋镖形,在该悬架臂中,称作旋转部分支承端(E)的一个端部用于与车轮相连接,而称为前接合点(A)的另一端部和臂的称为后接合点(B)的中央部分用于与所述短副车架(1)相连接,所述短副车架(1)具有体部(10),在该体部两侧向车辆前部延伸出两个导轨(15),每个导轨都设计成通过螺纹连接联接到所述车辆的侧梁(5),
其特征在于,参照所述车辆的纵轴线在位于所述悬架臂(3)的所述点A的前方的区域内,每个所述导轨(15)都具有用于与所述侧梁(5)相连接的连接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使螺纹装置(7)通过的空心体部,以用于使所述导轨(15)与所述侧梁(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底盘国际公司,未经汽车底盘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97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风变速双风轮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风力叶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