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络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0050.8 | 申请日: | 2006-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约亨·施魏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D213/50;C07D221/02;C07D221/06;C07D471/04;H01L5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国清;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络合物 | ||
本发明描述新型的材料,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的用途和基于其的显示器。
有机金属化合物,特别是Ir和Pt化合物,在许多不同的最广义上可归于电子工业的应用例如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功能材料。这样的器件的一般结构例如描述在US 4,539,507和US 5,151,629中。最近几年中进行的一项开发是使用显示磷光而不是荧光的有机金属络合物(M.A.Baldo等,Appl.Phys.Lett.1999,75,4-6)。出于量子力学原因,利用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磷光发光体可以实现最高达四倍的能量和功率效率增加。这种研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发现同样能在OLEDs中实现这些优点的对应的器件组合物(与单线态发光=荧光相比较,三重态发光=磷光)。此处可提及的主要条件特别是长操作寿命和络合物高的热稳定性。
然而,因为在显示三重态发光的OLEDs中仍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所以需要迫切改进。这同样特别是适用三线态发光体本身。在文献中已知的大部分络合物包括基于苯基吡啶或相关结构的配位体,它们与铱或铂配位(例如WO 02/068435,WO 04/026886和EP1211257)。
在实践中,要求改进具有一些关键缺点的该类型化合物:
1.关键缺陷是上面描述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低。因此,例如均配型络合的面式-三(1-苯基异喹啉-C2,N)铱(III)(Ir(piq)3)在不分解的情况下不能升华。甚至在典型的高真空条件(p<10-7毫巴)下,观察到这种化合物相当大的分解,其中,除占使用的Ir(piq)3量约30wt%的包含铱的灰分之外,可检测到1-苯基异喹啉及其他低分子量化合物的释放。这种热分解导致器件的特性实际上不可能再现,特别是对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分解导致络合物大量损失,因此同样需要在通过升华纯化金属络合物期间络合物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
2.操作寿命通常太短,其同样至今妨碍了将磷光OLEDs引入高性能和长寿命的器件中。
3.该络合物通常在有机溶剂中仅具有低的溶解度,使得通过重结晶或色谱分离法进行高效纯化变得更加困难或被阻止。这特别是适用于如显示器制造中要求的相对大量的纯化。特别是例如能用于制备聚合物的溴化络合物仅显示低的溶解度,因此难以在聚合期间处理。
4.根据现有技术体系,特别是用于发红光络合物的配位体,仅能在复杂的多步过程中获得。
因此,需要这样的化合物,其不具有上述提及的缺点,但至少具有相当于已知的金属络合物的效率和发光颜色。
US 2004/241493描述了亚胺化合物和铱的5-元螯合环作为白色到发白的发光体。如何使用这些络合物实现其他的颜色不是显而易见的。
令人惊讶地,已经发现特定的新型化合物,其使用具有改进的作为OLEDs中的三线态发光体性能的、具有亚胺化合物的六元螯合环,代替上面描述的五元螯合环。为了解释起见,五元铱螯合环和六元铱螯合环显示如下,其中D代表配位原子,例如氮,C照常代表碳:
在一些情况下,用于OLEDs中包括六元和七元螯合环的金属络合物已经描述在文献中:
EP 1211257描述了包括在配位体的苯基和氮苯环之间的非共轭单元X,例如O、S、CR2等的金属络合物,得到具有不连续共轭的配位体体系的六元螯合环状络合物。如上述提及申请中实施例所揭示的,这些络合物显示蓝色到橙红色发光,但显然地可能是由于缺乏共轭配位体而不适合于产生深红色发光。
JP 2003/342284描述了类似的六元螯合环状络合物,其中单元X是较大环系的一部分。特别是,X是咔唑体系的氮或者在芴9-位上的碳。此处,再次形成了具有非共轭配位体的体系。
JP 2004/111193描述了共轭和非共轭的七元螯合环状络合物。
本发明涉及通式(1)的化合物:
M(L)n(L‘)m(L“)o
通式(1)
包含通式(2)的亚结构M(L)n,
其中以下说明适用于使用的符号和标记:
M是过渡金属;
A在每一次出现中是相同或者不同的,为NR或O;
D,对于A=NR,是与M结合的sp2-杂化的碳原子,且对于A=O,是具有与M配位的非键电子对的杂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克专利有限公司,未经默克专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0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射频拉远的IP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