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机油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0895.7 | 申请日: | 200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8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M105/18 | 分类号: | C10M105/18;C10M107/24;C10M107/34;C09K5/04;F25B1/00;C10N20/00;C10N20/02;C10N20/04;C10N30/00;C10N30/02;C10N30/06;C10N30/08;C10N40/30;C10N8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冬;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机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机油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粘度低、可以提高节能性,而且密封性良好、并且和制冷剂的相容性优异,适合在各种冷冻领域中、特别是在密闭型冷冻机中使用的冷冻机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型冷冻机的构造为:至少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膨胀阀等)、蒸发器或者还有干燥器构成,制冷剂和润滑油(冷冻机油)的混合液体在该密闭系统内循环。这种压缩型冷冻机,虽然也因装置的种类而不同,但通常压缩机内为高温、冷却器内为低温,因此要求制冷剂和润滑油在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温度范围内不发生相分离,并在该系统内循环。通常,制冷剂和润滑油在低温侧和高温侧具有进行相分离的范围,而且,低温侧分离范围的最高温度优选-10℃以下,特别优选-20℃以下。而高温侧分离范围的最低温度优选30℃以上,特别优选40℃以上。如果制冷剂和润滑油在冷冻机的运转中发生相分离,则对装置的寿命和效率带来显著的不良影响。例如,若制冷剂和润滑油在压缩机部分发生相分离,则可动部分润滑不良、发生烧结等,装置寿命显著缩短;而若在蒸发器内发生相分离,则由于存在高粘度的润滑油,从而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
以往,冷冻机用制冷剂主要使用氯氟烃(CFC)、氢氯氟烃(HCFC)等,由于它们是导致环境问题的含氯化合物,因此研究氢氟烃(HFC)等不含氯的替代制冷剂。但是,也担心HFC对地球温暖化产生影响,因此作为更适合环境保护的制冷剂,烃、氨、二氧化碳等所谓的自然制冷剂受到关注。
冷冻机用润滑油,其用于润滑冷冻机的可动部分,因此其润滑性能当然是重要的。特别是压缩机内为高温,因此可以保持润滑所必需的油膜的粘度是重要的。必需粘度因使用的压缩机种类、使用条件而异,通常,在润滑油和制冷剂混合之前,润滑油的粘度(动态粘度)在40℃下优选为10~200mm2/s,若润滑油的粘度低于该值,则油膜变薄,容易引起润滑不良;若润滑油的粘度高于该值,则热交换的效率降低。
例如,有人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该组合物是一种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冷冻装置用润滑油,其主要成分为使用气相色谱蒸馏法测定的10%馏出点为400℃以上且80%馏出点为600℃以下、100℃时的动态粘度为2~30mm2/s、粘度指数为100以上的润滑油基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的基油,其在40℃时的动态粘度在实施例中为17~70mm2/s的范围。
若使用上述粘度高的冷冻机油,则不可避免地使冷冻机的耗能量变多。因此,为了使冷冻机节能,有人在研究冷冻机油的低粘度化或改善润滑中的摩擦特性。
以冷藏库用冷冻机为例,通过使粘度低至VG32、22、15、10,使节能性得到改善。但是,若进一步低粘度化,则产生密封性或润滑性降低等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94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状况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度低、可以提高节能性,而且密封性良好、并且和制冷剂的相容性优异,适合在各种冷冻领域中、特别是在密闭型冷冻机中使用的冷冻机油组合物。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开发具有上述令人满意的性质的冷冻机油组合物,本发明人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以具有特定低粘度的聚乙烯醚和/或聚氧化亚烷基二醇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物质作为基油,并在冷冻机的滑动部分使用特定的材质,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1)~(13):
(1)冷冻机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含聚乙烯醚和/或聚氧化亚烷基二醇衍生物作为主要成分、40℃时的动态粘度为1~8mm2/s的基油。
(2)上述项(1)的冷冻机油组合物,其中基油的分子量为100~600。
(3)上述项(1)的冷冻机油组合物,其中基油的闪点为100℃以上。
(4)上述项(1)的冷冻机油组合物,其中聚乙烯醚为具有通式(I)所示重复单元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08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