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幅材分区域拉伸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1355.0 | 申请日: | 200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拜伦·M·杰克逊;杰施里·塞思;布兰迪·S·诺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04 | 分类号: | B29C55/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林月俊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幅材分 区域 拉伸 | ||
1.一种用来在横向上取向可延展幅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以第一速度在沿着幅材的方向上移动的可延展幅材,所述可延展幅材具有一定宽度和沿着第一方向的基本连续的长度,
提供在所述幅材的所述横向上偏移的至少两个辊隙,至少一个前导辊隙以比拖尾辊隙快的速度移动,其中横过幅材取向的程度与所述前导辊隙速度相对于所述拖尾辊隙速度的比率成比例,从而形成横过幅材取向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前导辊隙速度相对于拖尾辊隙速度的所述比率至少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前导辊隙速度相对于拖尾辊隙速度的所述比率至少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辊隙速度相对于拖尾辊隙速度的所述比率小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辊隙速度相对于拖尾辊隙速度的所述比率小于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辊隙与拖尾辊隙在所述沿着幅材的方向上相隔至少0.1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辊隙与拖尾辊隙在所述横过幅材的方向上相隔至少0.5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前导辊隙与拖尾辊隙在所述沿着幅材的方向上相隔0.1至20cm,且在所述横过幅材的方向上相隔至少1c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辊隙与拖尾辊隙在所述横过幅材的方向上相隔至少2c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辊隙到拖尾辊隙在沿着幅材横过幅材的方向上相隔0.5至10c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辊隙的速度大于所述可延展幅材的所述第一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拖尾辊隙的速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可延展幅材的所述第一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幅材在所述取向区域中沿所述横向延展至少10%。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幅材在所述取向区域中沿所述横向延展至少50%。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幅材的所述横向上设置有两个或更多个取向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沿着幅材的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或更多个取向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沿着幅材的方向上设置的两个或更多个取向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两个或更多个取向区域位于同一平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有的所述取向区域和进入与离开所述取向区域的所述可延展幅材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延展幅材为弹性可延展幅材与相对非弹性幅材的层合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所述前导辊隙在所述沿着幅材的方向上延伸为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所述前导辊隙区域在所述沿着幅材的方向上延伸,形成长度为0至1m的取向区域。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所述前导辊隙区域在所述沿着幅材的方向上延伸,形成长度为0.1至0.5m的取向区域。
24.一种用来在横向上取向可延展幅材的装置,包括:
进给装置,用来为可延展幅材提供幅材路径,所述可延展幅材以第一速度在沿着幅材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可延展幅材具有一定宽度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基本连续的长度,
在所述幅材路径的所述横向上偏移的至少两个辊隙,至少一个前导辊隙以大于拖尾辊隙的速度移动,其中横过幅材取向的程度与所述前导辊隙速度相对于所述拖尾辊隙速度的比率成比例,从而形成横过幅材的取向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3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