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剂用光固化性组合物、液晶密封剂、以及液晶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1402.1 | 申请日: | 200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久由;樱井宏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C08F220/30;C08F230/02;C08F290/06;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剂 用光 固化 组合 液晶 以及 液晶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液晶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电子纸等面板等的密封或封闭中所使用的光固化性组合物,还涉及包含该光固化性组合物的液晶密封剂和使用该液晶密封剂的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面板如下构成:使具备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取向膜等的背面基板与具备滤色器、电极、取向膜等的前面基板相面对,并在两基板间封入液晶。并且,使用密封剂以使2片基板粘接。
现在,密封剂主要使用以环氧系的热固化型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热固化型密封剂,其到固化完成需要约30分钟以上,有时在预先对准的2片基板上会产生横方向的偏离。另外,在ODF法(液晶滴加工艺)这样的液晶与未固化的密封剂直接接触的密封剂涂布工艺中,有时存在到固化完成的期间内密封剂未固化成分溶解在液晶中的问题,得到的液晶面板的电压保持率下降。
因此最近,固化迅速、在ODF法中也可以使用的光固化型密封剂的期望很高。
作为光固化型密封剂,已知阳离子固化型和自由基固化型。阳离子固化型密封剂容易兼顾优异的粘接性和水蒸气阻障性,但由于使用光照射时产生离子的光阳离子引发剂而存在该离子容易溶解在液晶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自由基聚合型密封剂由于不产生离子等,因此对液晶的污染性低。但是存在着难以兼顾粘接性和水蒸气阻障性的问题。针对于此,已知使用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密封用光固化性组合物,该光聚合性化合物具有二环癸烷结构、金刚烷环或三环癸烷环等缩合型脂环式结构和马来酰亚胺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密封剂具有脂环式结构,因而水蒸气阻障性特别优异。但是,该密封剂并不能充分满足以更牢固的液晶面板为目标时所要求的粘接性(例如最近要求粘接性6MPa以上的粘接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1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自由基聚合型的密封用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兼具对玻璃等液晶单元用基板的优异的粘接性和水蒸气阻障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通过在密封剂中较多含有疏水基、并且将认为形成π-π堆积的具有π电子共轭结构的基团导入到分子末端,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而言,发现通过将具有π电子共轭结构的基团作为构成三维结构的聚合物的侧基,使该结构π-π堆积,由此可以大幅度改善密封剂的水蒸气透过性,进而发现,有可以抑制密封剂固化时的固化收缩和提高密封剂的内部聚集力的效果。
即,本发明提供具有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密封剂用光固化性组合物。
A1-Y1-B1-Y2-A2 (1)
(式中,A1和A2各自独立表示具有环状π电子共轭结构的1价基团,Y1和Y2各自独立为通式(4)所示的2价基团,
(其中,y1和y2表示选自单键、醚键、酯键、尿烷键和-NR-(其中R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苄基)的键合基团或一个该键合基团与一个碳原子数1~2的亚烷基连接而成的基团(其中亚烷基与A1或A2键合),y1与A1或A2键合,y2与B1键合;y3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三基,y4表示单键、醚键、酯键或尿烷键,y5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5的亚烷基、碳原子数1~6的氧亚烷基(其中,氧亚烷基可以连续有2~4个)或亚苯基(其中,y5为单键时y4必须为单键),y6表示选自(甲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胺基、乙烯基和乙烯氧基中的聚合性基团)
B1表示(i)2价的脂环式烃基、(ii)2价的芳香族烃基、(iii)2价的杂环基、(iv)碳原子数1~6的2价脂肪族烃基或(v)选自2价的脂环式烃基、2价的芳香族烃基、2价的杂环基、碳原子数1~6的2价脂肪族烃基、羰基、醚基、硫醚基以及SO2基中的至少两个以上连接而成的2价基团。)
另外,本发明提供使用前述记载的密封剂用光固化性组合物的液晶密封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