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1544.8 | 申请日: | 2006-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3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38;H01M4/48;H01M4/58;H01M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1.一种电池,包含第1电极、第2电极、介于它们之间的隔膜以及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与介于其间的上述隔膜卷绕而构成电极组件,
上述第1电极包含集电体和担载于上述集电体的一个面上的活性物质层,
上述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底部和头部的柱状粒子,上述柱状粒子的底部与上述集电体附着,上述柱状粒子的头部比底部更靠上述电极组件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上述第1电极是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从上述柱状粒子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与上述集电体的法线方向(N)所成的角度是2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从上述柱状粒子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的与上述集电体平行的分量与上述电极组件的卷绕轴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80°且小于等于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上述柱状粒子以向上述集电体侧凸出的方式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上述柱状粒子包含选自硅单质、硅合金、含硅和氧的化合物、含硅和氮的化合物、锡单质、锡合金、含锡和氧的化合物、以及含锡和氮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电池,包含第1电极、第2电极、介于它们之间的隔膜以及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与介于其间的上述隔膜卷绕而构成电极组件,
上述第1电极包含集电体、担载于上述集电体的一个面上的第1活性物质层以及担载于上述集电体的另一个面上的第2活性物质层,
上述第1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底部和头部的柱状粒子A,上述柱状粒子A的底部与上述集电体附着,
上述第2活性物质层包含具有底部和头部的柱状粒子B,上述柱状粒子B的底部与上述集电体附着,
上述柱状粒子A的头部比底部更靠上述电极组件的外周侧,
上述柱状粒子B的头部比底部更靠上述电极组件的外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上述第1电极是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从上述柱状粒子A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的与上述集电体平行的分量与从上述柱状粒子B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的与上述集电体平行的分量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从上述柱状粒子A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与上述集电体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是20°~70°,从上述柱状粒子B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与上述集电体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是20°~70°。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从上述柱状粒子A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的与上述集电体平行的分量与上述电极组件的卷绕轴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80°且小于等于100°,从上述柱状粒子B的底部朝向头部的方向的与上述集电体平行的分量与上述电极组件的卷绕轴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80°且小于等于100°。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上述柱状粒子A以向上述集电体侧凸出的方式弯曲,上述柱状粒子B以向上述集电体侧凸出的方式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中,上述柱状粒子A及上述柱状粒子B分别包含选自硅单质、硅合金、含硅和氧的化合物、含硅和氮的化合物、锡单质、锡合金、含锡和氧的化合物、以及含锡和氮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5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