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过热状况保护的配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1757.0 | 申请日: | 200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J·J·谢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3 | 分类号: | H01R13/713;H01H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于静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过热 状况 保护 配电装置 | ||
1.一种配电装置(5),其包含:
端子(35,40,50,55),其用于提供到第一导体(45,60)的电气连接;
弹簧机构(80),其具有第一末端(85)与第二末端(90),所述第一末端被电气连接到所述端子(35,40,50,55);以及
第二导体(95),其被电气连接到所述配电装置(5)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部部件;
其中,所述弹簧机构(8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弹簧机构(80)的所述第二末端(90)通过焊接剂(100)被电气连接到所述第二导体(95),其中,当所述焊接剂(100)被导致熔化时,所述弹簧机构(80)从所述第一状态移到所述第二状态,且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弹簧机构(80)的所述第二末端(90)不被电气连接到所述第二导体(95)。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配电装置(5),其中,所述端子(35,40,50,55)为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配电装置(5),其中,所述弹簧机构(80)为金属弹簧片。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配电装置(5),其中,所述焊接剂(100)为铅基焊接剂。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配电装置(5),其中,所述焊接剂(100)为无铅焊接剂。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配电装置(5),其中,所述端子(35,40,50,55)为负载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配电装置(5),其中,所述端子(35,40,50,55)为中性端子。
8.一种配电装置(105),其包含:
端子(35,40,50,55),其用于提供到第一导体(45,60)的电气连接;
弹簧机构(80),其具有第一末端(85)和第二末端(90),所述第一末端被电气连接到所述端子(35,40,50,55);
第二导体(95),其被电气连接到所述配电装置(5)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部部件;以及
状况指示器(110),其被有效耦合到所述弹簧机构(80)的所述第二末端(90);
其中,所述弹簧机构(8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弹簧机构(80)的所述第二末端(90)通过焊接剂(100)被电气连接到所述第二导体(95),其中,当所述焊接剂(100)被导致熔化时,所述弹簧机构(80)从所述第一状态移到所述第二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弹簧机构(80)的所述第二末端(90)不被电气连接到所述第二导体(95),且其中,当所述弹簧机构(80)从所述第一状态移到所述第二状态时,使得所述状况指示器(110)移到故障指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配电装置(105),其中,所述状况指示器(110)包含指示器元件(115A,115B),所述指示器元件(115A,115B)被有效耦合到所述弹簧机构(80)的所述第二末端(90),所述指示器元件(115A,115B)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指示故障状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配电装置(105),其中,所述状况指示器(110)包含窗口(125),所述指示器元件(115A,115B)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可透过所述窗口(125)可见。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配电装置(105),其中,所述状况指示器(110)包含沟槽(120),其中,所述指示器元件(115A,115B)为可在所述沟槽(120)中滑动的滑动元件,且其中,所述指示器元件(115A,115B)通过在所述沟槽(120)内滑动来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配电装置(105),其中,所述状况指示器(110)包含窗口,所述指示器元件(115A,115B)在所述第二状态中透过所述窗口(125)可见。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配电装置(105),其中,所述指示器元件(115A,115B)在其上包含字母“L”与字母“N”中的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配电装置(105),其中,所述端子(35,40,50,55)为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7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