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下型背光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1927.5 | 申请日: | 2006-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3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塚田启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G02F1/13357;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下型 背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使用的正下型背光灯装置,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亮度高、亮度均匀度优良的正下型背光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灯装置,广泛使用以冷阴极管为光源的装置,有称为边缘照明型的方式和称为正下型的方式。边缘照明型为将细冷阴极管配置于导光板的端面的构成,是使从端面入射的光在导光板内重复反射,在导光板主面发光的背光灯装置。另一方面,正下型背光灯装置是由多支并排设置的冷阴极管、设置于冷阴极管的背面的反射板、构成发光面的光散射板构成的背光灯装置。正下型背光灯装置与边缘照明型相对照,由于可增加冷阴极管的使用支数,因而可易于使发光面高亮度化。
但是,正下型背光灯装置中还存在发光面的亮度均匀度差的问题。特别是还存在冷阴极管的正上方因亮度变高而产生的周期性亮度不均严重的问题。即,若背光灯装置发光面的亮度均匀度差,则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上产生显示不均。
正下型背光灯装置中,虽然通过缩小冷阴极管的间隔可以改善亮度均匀度,但是,因此而不得不增加冷阴极管的数量,从而造成背光灯的构造复杂,存在开灯时消耗电能上升的问题。另外,即使增大冷阴极管和光散射板的距离也可改善亮度均匀度,但是,这种情况下将使背光灯装置变厚,不能实现液晶显示器的薄型化。
另外,目前为了改良亮度均匀度而采取了各种对策。例如,有提案提出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干涉条纹及点阵状的光量修正图形印刷于光散射板,降低冷阴极管的正上方发生的光量,以相对增加冷阴极管间射出的光量(如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其二是利用波纹反射板,将来自反射板的反射光会聚到相当于冷阴极管和冷阴极管的中间的区域(专利文献2)。
但是,作为亮度均匀度的改善装置,若进行光量修正图形的印刷,则由于遮挡了光量的一部分,因而存在的问题是,将降低冷阴极管射出的光量的利用率,得不到充足的亮度。另外,若使用波纹反射板,则存在的问题是,使装置的构成变得复杂,造成背光灯装置复杂化。
另一方面,应用于正下型背光灯装置的光散射板,大多使用在透明树脂分布有光散射剂的材料。使用了这样的材料的光散射板中,存在下述问题,若为了改良亮度均匀度而提高光散射剂的浓度,将导致亮度降低。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提案提出,在光散射板表面形成棱镜形状等图形,在不降低亮度的前提下保持表面形状的散射效果(专利文献3、4、5)。但是,就只是在光散射板表面形成棱镜状图形而言,亮度均匀度的改良并不是很充分。
例如,专利文献3~5中,虽然作为棱镜条纹列的形状使用了截面锯齿状的结构,但是,除此之外,有提案提出为了改善亮度提高效果而使用保持多角锤状突起的片材来代替截面锯齿状突起,(专利文献6)。但是,就使用保持上述多角锤状突起的片材而言,不能改善亮度均匀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737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74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333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297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182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第31344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正下型背光灯装置的改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的正下型背光灯装置,实现了光的高效利用,还抑制了发光面的周期性亮度不均,可同时实现亮度和亮度均匀度的改良。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正下型背光灯装置中,在光散射板的至少一个主面设置特定的凹形或者凸形的构造单元,通过在该构造单元的倾斜侧面的倾斜度、相邻的线状光源的中心轴间的距离及线状光源的中心轴和光散射板的线状光源侧的主面之间的距离之间保持特定的关系来配置光散射板和线状光源,可得到亮度及亮度均匀度优良的正下型背光灯装置。基于该发现再进行研究以致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含下述的方式。
(1)一种正下型背光灯装置,按照反射板、并排配置的多个线状光源及光散射板的顺序配置而成,其中,
所述光散射板,
在其至少一个主面上拥有多个具有三个以上的倾斜侧面的凹形或者凸形的构造单元,
该构造单元的最大高度Rz为1000μm以下,且
在相邻的线状光源的中心轴之间的区域的相当于正上方的区域的以与线状光源的中心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切割线的光散射板的垂直截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1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水体系核磁共振分析仪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非自来水全自动补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