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V型发动机的机内集成式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3432.6 | 申请日: | 200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G·阿文;C·V·弗里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7/06 | 分类号: | F01N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刘华联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集成 排气 歧管 | ||
1.一种内燃发动机,其包括:
具有第一排汽缸开孔及第二排汽缸开孔的汽缸壳体,所述第一排汽缸开孔及所述第二排汽缸开孔各具有至少一个限定于其内的汽缸开孔;
其中,所述第一排汽缸开孔及所述第二排汽缸开孔彼此相对设置,使得它们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由此限定大体上为V形的腔体;
与第一汽缸盖一体成形的第一集成式排气歧管;
与第二汽缸盖一体成形的第二集成式排气歧管;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集成式排气歧管及所述第二集成式排气歧管大致靠近所述大体上为V形的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大体设置在所述大体上为V形的腔体内,所述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可运行,以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集成式排气歧管及所述第二集成式排气歧管的至少一个内的尾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发动机在压缩点火燃烧模式中运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发动机在火花点火燃烧模式中运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进气歧管,其可运行以便将进气空气导向至所述第一汽缸盖;
第二进气歧管,其可运行以便将进气空气导向至所述第二汽缸盖;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歧管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盖而安装,所述第一汽缸盖与所述第一集成式排气歧管相对;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进气歧管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盖而安装,所述第二汽缸盖与所述第二集成式排气歧管相对。
6.一种内燃发动机,其包括:
具有第一排汽缸开孔及第二排汽缸开孔的汽缸壳体,所述第一排汽缸开孔及所述第二排汽缸开孔各具有至少一个限定于其内的汽缸开孔;
其中,所述第一排汽缸开孔及所述第二排汽缸开孔彼此相对设置,使得它们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由此限定大体上为V形的腔体;
相对于所述第一排汽缸开孔而安装的第一汽缸盖,所述第一汽缸盖限定了第一组排气流道;
第一集成式排气歧管,其与所述第一汽缸盖一体成形,并且与所述第一组排气流道连通;
相对于所述第二排汽缸开孔而安装的第二汽缸盖,所述第二汽缸盖限定了第二组排气流道;
第二集成式排气歧管,其与所述第二汽缸盖一体成形,并且与所述第二组排气流道连通;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及所述第二排气歧管相对于所述大体上为V形的腔体并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大体设置在所述大体上为V形的腔体内,所述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可运行,以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集成式排气歧管及所述第二集成式排气歧管的至少一个内的尾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发动机在压缩点火燃烧模式中运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发动机在火花点火燃烧模式中运行。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进气歧管,其可运行以便将进气空气导向至所述第一汽缸盖;
第二进气歧管,其可运行以便将进气空气导向至所述第二汽缸盖;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歧管相对于所述第一汽缸盖而安装,所述第一汽缸盖与所述第一集成式排气歧管相对;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进气歧管相对于所述第二汽缸盖而安装,所述第二汽缸盖与所述第二集成式排气歧管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34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记系统
- 下一篇:成像装置、数据提取方法以及数据提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