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具有座垫向前运动功能的折叠放平机构的第二排座椅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3623.2 | 申请日: | 200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7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凯文·J·文图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提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B60N2/22;B60N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段斌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具有 座垫 向前 运动 功能 折叠 机构 第二 座椅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折叠放平机构的座椅组件,所述折叠放平机构用于使座椅靠背枢转为平靠住座垫同时使座垫向前运动并平靠住车辆的地板。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包括用于支撑车辆内乘坐者的座椅组件。座椅组件通常至少设置在车辆的前排或第一排以及后排或第二排。每个座椅组件通常包括与大体竖直的座椅靠背联接的大体水平的座垫。座椅领域公知提供一种可收起的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可在用于在车辆地板上方支撑乘坐者的乘坐位置和平躺地靠住地板或嵌入在地板中形成的凹部中的收起位置之间运动。通常,在这种座椅组件中,座椅靠背以可枢转方式联接座垫,以在大致竖直的位置和覆盖座垫的向前折叠放平位置之间运动。
此外,座垫往往包括在座垫和车辆的地板之间延伸的四杆连杆机构,以使座椅组件在位于地板上方并与地板隔开的乘坐位置和靠在地板上的收起位置之间运动。座椅靠背的枢转运动独立于座垫的运动而进行致动和控制,因此需要单独操作来将座椅组件从乘坐位置移动至收起位置。所以,仍需要提供一种联接在座椅靠背和座垫之间的机构,以使座椅组件响应于座椅靠背在大体竖直的位置和向前折叠放平的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而在乘坐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运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座椅组件适于联接至机动车辆的地板。该座椅组件包括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座垫和具有上端及下端的座椅靠背。支撑支架适于联接在座椅靠背和车辆的地板之间。调角机构以可枢转方式联接在支撑支架和座椅靠背的下端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座椅靠背在竖直位置和覆盖所述座垫的折叠放平位置之间作枢转运动。一对座垫支撑连杆以可枢转方式联接在座垫的前端和地板之间以支撑和引导座垫。折叠放平机构在操作上联接在座垫的后端和座椅靠背的下端之间。
该折叠放平机构包括:传送连杆,其以可枢转方式联接至支撑支架;座垫连杆,其联接在座垫和传送连杆之间;以及座椅靠背连杆,其联接在座椅靠背和传送连杆之间,以通过传送连杆将座椅靠背的枢转运动传送至座垫连杆,从而使座椅组件在乘坐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自动地运动,其中在乘坐位置,座椅靠背处于竖直位置并且座垫位于地板上方并与地板隔开,在收起位置,座椅靠背枢转至覆盖座垫的折叠放平位置并且座垫平躺地靠住地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联系附图的详细说明,将会更容易地理解并且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处于车辆地板上方并与车辆的地板隔开的乘坐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
图2是处于平躺地靠住车辆的地板的收起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处于乘坐位置的座椅组件的前视立体图,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折叠放平机构;
图4是在乘坐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已运动了一部分的座椅组件的前视立体图,示出了折叠放平机构;
图5是图4的折叠放平机构的放大前视立体图;
图6是处于乘坐位置的座椅组件的后视立体图,图示了折叠放平机构;并且
图7是处于收起位置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图示了折叠放平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2,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总体用10标出。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座椅组件10用于车辆的第二排或乘客排。然而,要理解的是,座椅组件10可用在车辆内的任何乘坐位置,这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座椅组件10包括用于将座椅乘坐者支撑在车辆的地板14上方的座垫12。座椅组件10还包括座椅靠背16,座椅靠背16在操作上与座垫12联接并可在如图1所示的大体竖直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覆盖在座垫12上的向前折叠放平位置之间运动。如本领域所公知的调角机构18设置为用于使座椅靠背16在竖直位置和折叠放平位置之间枢转运动。调角机构18还可提供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垫12前后枢转的倾角调整,以为乘坐者提供舒适性。座椅组件1可在如图1所示的乘坐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收起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乘坐位置,座椅靠背16处于竖直位置并且座垫在车辆的地板14上方并与车辆的地板隔开,在收起位置,座椅靠背16转动至折叠放平位置并且座垫12平躺地靠在地板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提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英提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3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EL装置、线状头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缝纫机的切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