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紧凑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3680.0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阿巴迪亚;丹尼尔·理查德;修格斯·多芬;朱利恩·马斯法劳德;理查德·特利尔;马修·特里格尔;埃图格鲁尔·塔斯皮纳;克里斯托夫·皮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10/46;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飞 |
地址: | 法国克***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紧凑 供电 装置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供电装置(10),该供电装置安装在机动车辆中且用于将能用作电马达和/或发电机的至少一个电气机器(12)连接至车辆的电池(16),其特征在于,该供电装置包括一个壳体(32),该壳体具有冷却装置且包括底部部件(34),该底部部件形成容纳至少一个电能储存单元(20)的箱体。
2、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2)包括:
-底部部件(34),形成容纳多个电能储存单元(20)的箱体,
-至少一个顶部部件(36),装配在所述底部部件的顶部,
每个底部部件(34)或顶部部件(36)包括相关的冷却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布置在单个壳体(32)内的至少一个电子转换器(18、22、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2)的顶部部件(36)容纳至少一个电子控制卡(38)和至少一个电子功率卡(40),该电子功率卡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转换器(18、2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部件(34)是大致平行六面体箱体的形式,在其顶端(42)开口,该底部部件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或高度方向容纳被称为“超电容”的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电能储存单元(22),且该底部部件包括底部冷却装置。
6、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能量储存单元(20)以多级设置,在第一级中的所述单元相对于第二级偏移,以使得第二级中的两个单元与第一级中的相同单元相切地接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部件(36)包括第二箱体(48),其装配在所述第一箱体(34)的顶端(42)的顶部上,该顶部部件在其顶端(50)处开口,且该顶部部件用于从第二箱体(48)的底部到顶部、接续地容纳电子控制卡(38)、隔绝密封件(52)和包括电子转换器(18、22)的电子功率卡(40)和遮盖物(54),该遮盖物装配在第二箱体(48)的顶端,且该顶部部件包括顶端冷却装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底部/或顶部部件(34、36)的底部/顶部冷却装置为流体冷却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存单元(20)嵌入在特别诸如石蜡这样的调热材料(56)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底部冷却装置,所述底部部件的第一箱体(34)包括纵向壁(58),沿其厚度布置有用于让冷却流体流过的多个纵向管道(60),以及包括垂直的横向壁(62),沿每个所述横向壁的厚度形成至少与以下部件连通的空腔(64):
·在所述纵向壁(58)的管道(60)中的所有相关端部,
·用于供应或排放冷却流体的第一相关管道(66、68),所述管道的喷嘴(70、72)在每个横向壁(62)的外表面上突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顶部冷却装置,所述顶部部件(36)的遮盖物(54)包括沿其厚度的纵向和横向空腔(74),所述空腔用于让冷却流体流过且在其端部与第二相关管道(80、82)连通,所述第二相关管道用于供应或排放冷却流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部件(34)的第一箱体的每个横向壁(62)中的每个空腔(64)与第三管道(84、86)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顶部部件(36)的遮盖物(54)中的第二相关管道(80、82)连通,以通过所述底部部件(34)的喷嘴(70、72)允许所述底部部件(34)的管道(60)和所述遮盖物(54)的空腔(74)的唯一的供应和排放。
13、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供电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84、86)通过管子(90、88)与所述第二管道(80、8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未经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36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