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频带超声换能器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3695.7 | 申请日: | 200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比约恩·A·J·安杰尔森;T·F·约翰森;R·汉森;S-E·马索伊;P·内斯霍尔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约恩·A·J·安杰尔森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挪威特*** | 国省代码: | 挪威;NO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超声 换能器 阵列 | ||
1、一种用于发射低频(LF)带和高频(HE)带中的超声脉冲并至少接收所述HF带中的脉冲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LF和HF带的辐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公共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LF和HF辐射表面是公共的区域内
-用不同的压电层获得LF和HF电声换能,其中在多层结构中所述HF压电层叠置在所述LF压电层之前,并且其中
-由至少两个声学层构成的声学绝缘层设置在所述HF和LF压电层之间,并且其中
-所述层安装在特性阻抗高于2.5MRayl的背底材料上,并且其中
-用于所述HF带的声匹配部分设置在所述压电层之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绝缘部分由特性声阻抗大于17MRayl的背底层和至少一特性阻抗小于5MRayl的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背底层由如下材料中的一种制成:Cu、Ag、Au、Pd、Pt、W和这些材料的合金,以及这些材料中的一种的粉末或者它们的烧结或胶合在一起的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绝缘部分的背面由陶瓷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将所述LF压电层制成陶瓷/聚合物复合物,其中从背面将所述陶瓷切成方块,但不完全贯穿所述LF压电层,使得所述LF陶瓷压电层的正面部分形成横向连续层,该层形成所述绝缘部分的所述背底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位于所述绝缘部分的背面的第二层由如下材料中的一种制成:Cu、Ag、Au、Pd、Pt、W和这些材料的合金,以及这些材料中的一种的粉末或者烧结或胶合在一起的它们的合金。
7、一种用于发射低频(LF)带和高频(HF)带中的超声脉冲并至少接收所述HF带中的脉冲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LF和HF带的辐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公共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LF和HF辐射表面是公共的区域内
-LF和HF电声换能中的一种是由压电层获得的,并且
-所述LF和HF电声换能中的另一种是由正面具有基于cmut/pmut的换能膜的基板层获得的,以及
-基于cmut/pmut换能膜的所述层设置在所述压电层之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LF电声换能是由所述压电层获得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HF电声换能是由所述压电层获得的。
10、一种用于发射低频(LF)带和高频(HF)带中的超声脉冲并至少接收所述HF带中的脉冲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
-所述LF和HF电/声换能二者都是由基于cmut/pmut的膜换能器技术获得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HF换能膜设置在LF换能膜之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HF换能膜与LF换能膜并排设置,彼此非常接近,使得从所述探针的表面的特定深度之后,LF和HF束看来像是从至少具有公共区域的辐射表面发出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7和10中的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LF和HF发射和/或接收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制成元件的稀疏阵列,并且其中所述LF和HF发射孔径的电势栅瓣在空间上不重叠。
14、一种用于发射低频(LF)带和高频(HF)带中的超声脉冲并至少接收所述HF带中的脉冲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LF和HF带的辐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公共的,并且其中所述LF发射辐射表面的外边界至少在所述HF发射辐射表面的外边界之外的区域中。
15、一种用于发射低频(LF)带和高频(HF)带中的超声脉冲并至少接收所述HF带中的脉冲的超声换能器阵列探针,其中所述LF和HF带的辐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公共的,并且其中在所述HF发射辐射表面的中心周围的区域中存在没有有源LF发射表面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约恩·A·J·安杰尔森,未经比约恩·A·J·安杰尔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36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