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一体式过滤组件的磨料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3863.2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W·兰博塞克;鲁弗斯·C·小桑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1/02 | 分类号: | B24D11/02;B24D9/08;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过滤 组件 磨料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研磨过滤组件。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一体式集尘系统的研磨过滤组件。研磨过滤组件可采用磨料制品的形式,或者可采用以可脱开的方式与磨料制品接合的磨料制品安装组件的形式。
背景技术
磨料制品用在进行研磨、磨削的行业和抛光应用中。磨料制品有多种尺寸和形状,如带状、盘状及片状等等。
一般来讲,在采用“片状制品”(即:盘状和片状)形式的磨料制品时,使用支撑片将磨料制品安装或连接到研磨工具上。一种支撑片具有多个集尘孔,这些集尘孔通过一系列凹槽相连。集尘孔通常与真空源相连,以帮助控制切屑在磨料制品的研磨表面上的积聚。已知的是,去除研磨表面上的切屑、尘屑和碎屑以提高磨料制品的性能。
一些研磨工具具有带集尘装置的一体式真空系统。这些研磨工具的吸出和保持能力有限,这部分是由现有磨盘及与其相关的支撑片的抽吸要求所造成的。
在一些研磨工具的构造中,通过与研磨工具相连的软管将切屑收集在复杂的集尘系统中。然而,研磨工具操作人员手头并非总有集尘系统可用。此外,集尘系统需要使用软管,而这些软管可能会很笨重,甚至影响到操作人员对研磨工具的操作。
因此,一直需要一种提供具有吸尘能力的研磨系统的替代方式。尤其希望提供一种在有和没有中央真空系统的情况下都能使用的具有集尘能力的磨料制品或磨料制品安装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研磨过滤组件。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一体式集尘系统的研磨过滤组件。研磨过滤组件可采用磨料制品的形式,或者可采用以可脱开的方式与磨料制品接合的磨料制品安装组件的形式。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磨过滤组件,它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多孔元件、第一过滤介质(包括由多个通道侧壁形成的多个分立通道,通道从第一过滤介质的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一过滤介质的第二表面)、第二过滤介质、附连中间层和位于多孔元件与附连中间层之间的至少一个腔体。腔体具有至少1平方厘米的开口面积。开口与通道和腔体配合,以允许颗粒从多孔元件的第一表面流向第二过滤介质。
在一些方面,多孔元件包括研磨层,以使得研磨过滤组件可作为磨料制品使用。在其它方面,多孔元件包括磨料附连中间层。例如,磨料附连中间层可以是两部分机械接合系统的环部分、两部分机械接合系统的钩部分、粘附表面以及它们的组合。在这方面,磨料过滤组件可用于可脱开地接合磨料制品(例如磨盘)。
本发明研磨过滤组件中的包括腔体的层可以由独立的层组成,或者腔体可与第一过滤介质构成一个整体。虽然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论的约束,但申请人相信腔体有利于切屑和碎屑的侧向移动,因而可提高研磨过滤组件的整体性能。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造具有一体式集尘能力的研磨过滤组件的方法。
以上有关本发明的研磨过滤组件的内容并不旨在描述本发明的研磨过滤组件的每种应用的每个公开实施例。后面的附图和详细描述会更具体地说明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端点给出的数值范围包括了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值(例如,1到5包括1、1.5、2、2.75、3、4、4.80和5)。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研磨过滤组件的透视图,其中组件被部分切除以显示构成组件的各层;
图1B是图1A所示研磨过滤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研磨过滤组件的剖视图,该组件具有第三过滤介质层;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多孔元件的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多孔元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多孔元件的俯视图,该元件被部分切除以显示构成研磨层的各个部分;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第一过滤介质层的透视图,该介质层包括堆叠的薄膜层;
图5B是图5A所示示例性第一过滤介质层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第一过滤介质层的透视图,该介质层包括打孔的主体;
图7是带有呈矩形阵列的六个开口的示例性腔体层的俯视图;
图8是带有呈环形阵列的开口的另一个示例性腔体层的俯视图;
图9是带有四个圆形开口的另一个示例性腔体层的俯视图;
图10A是堆叠的两个图9所示腔体层的俯视图,其中两个腔体层错开45度;
图10B是图10A所示堆叠的腔体层的侧视图。
图11A是示例性堆叠的腔体层的俯视图,其中一个腔体层具有大的圆形开口,第二腔体层具有四个较小的圆形开口;
图11B是图11A所示堆叠的腔体层的侧视图;
图12是另一个示例性腔体层的俯视图,该腔体层包括具有五个瓣的单个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3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