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形体及密封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4232.2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藏本雅史;三木伦英;月冈智也;岸本智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C08G59/42;H01L23/28;H01L23/29;H01L23/3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成形 密封 构件 | ||
1.发光装置,其具有在430nm以上具有发光峰值波长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光元件、和装载该发光元件的使用以含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为必需成分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成形体,所述热固性环氧树脂还含有(E)反射构件、(F)无机填充剂,所述(F)无机填充剂的填充量为全部组合物的10~90质量%的范围内,所述成形体的430nm以上的反射率为70%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成形体是在(A)上述含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中还含有(B)酸酐、(C)抗氧化剂、(D)固化催化剂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反射构件(E)的填充量为全部组合物的2~80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在(A)上述含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中含有将(B)酸酐、(C)抗氧化剂进行熔融混合而得到的固形物的粉碎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有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以环氧基当量/酸酐基当量为0.6~2.0的比例反应而得到的固形物的粉碎物作为树脂成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的反应在抗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的反应在固化催化剂或、固化催化剂和抗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成形体具有持有底面和侧面的凹部,在上述凹部的底面装载上述发光元件,上述发光元件用具有含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或含硅树脂的密封构件密封。
9.发光装置,其具有在430nm以上具有发光峰值波长的发光元件、和装载该发光元件的、使用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成形体,所述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以含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酸酐、反射构件和固化催化剂为必需成分,所述热固性环氧树脂还含有(E)反射构件、(F)无机填充剂,所述(F)无机填充剂的填充量为全部组合物的10~90质量%的范围内,所述成形体的430nm以上的反射率为7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用于上述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含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和酸酐作为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以环氧基当量/酸酐基当量为0.6~2.0的比例反应而得到的固形物的粉碎物进行配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的反应在抗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的反应在固化催化剂、或固化催化剂和抗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同时使固化催化剂作为上述固形物的粉碎物进行配混。
13.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第1工序,在将(A)含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及(B)酸酐、(C)抗氧化剂进行熔融混合而得到的固形物的粉碎物中混合(D)固化催化剂、(E)反射构件和(F)无机填充剂;
第2工序,在模具内配置引线,利用传递模塑工序将上述第1工序得到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形;
第3工序,在上述第2工序成形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上述引线上装载发光元件。
14.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第1工序,在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以环氧基当量/酸酐基当量为0.6~2.0的比例反应而得到的固形物的粉碎物中混合(D)固化催化剂、(E)反射构件以及(F)无机填充剂;
第2工序,在模具内配置引线,利用传递模塑工序将上述第1工序得到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形;
第3工序,在上述第2工序成形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上述引线上装载发光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使三嗪衍生物环氧树脂和酸酐的反应在抗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2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强度耐磨钢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挖泥泵的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