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5771.8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恒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例如具有电池的移动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当前的移动电话,如果电池中充的电量不足,那么可以从其外壳中取出电池,由备用电池代替。
附图7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公知移动终端设备。该移动电话包括组成外壳的后壳1、容纳在后壳1背面的凹口2内的电池3、以及从面对凹口2的一侧覆盖电池3且与后壳1啮合的盖子4。
该公知的移动终端由于将凹口2中用于将与后壳1啮合的前壳的内部空间与电池3的容纳空间分开的间隔部省去,从而可以减小外壳的厚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省略了移动电话后壳1的凹口2的间隔部,那么电池3面对前壳所带操作键构件中设置于面向后壳1一侧的电路板的背面。因此,电池3不能保持稳定。
如果电路板背面和电池之间具有空隙,当电话使用者按压操作键时,电路板会变形。当如此重复时,电路板上的焊接连接会松动,或者电路板上的电路图案会损坏。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于防止由于按压操作键构件导致的电路板的损坏以及用于减小外壳的厚度。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外表面的操作键构件;外壳内面对操作键构件的电路板;和外壳内在与操作键构件相对的一侧面对电路板的电池。电池包括用于支撑电路板的板支撑部。该板支撑部在面对电路板的位置具有与电路板邻接的顶端部分。
附图说明
附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外观。
附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所示外壳和支撑部的截面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3是附图2所示电池的透视图。
附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外壳和支撑部的截面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外壳和支撑部的截面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6是附图5所示电池的透视图。
附图7是示出了公知移动终端设备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
5电连接部
8外壳
10操作键构件
11电路板
12电池
13电子组部件
14树脂模制部
15肋部
16电池支撑部
17电池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1到3示出了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的实施例。附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电话100的外观。在移动电话100中,包括显示单元101的显示单元侧外壳102和包括含有数字键103和选择键104的操作键105的操作单元侧外壳106通过枢轴107可旋转连接。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不限于两外壳彼此连接的配置。
构成操作单元侧外壳106的外壳8包括前壳9和后壳1。
如附图2所示,外壳8包括操作键构件10、电路板11和电池12。操作键构件10包括设置在前壳9的外表面9a(附图2中的底侧)上的操作键105,且位于外壳8内面向前壳9的一侧。电路板11面对操作键构件10。电池12位于外壳8内面向后壳1的一侧,与操作键构件10相对,且面对电路板11。
各种形状的电子部件13安装在电路板11面向电池12的表面上。
电池12包括形成为矩形板状的电池单元12a、电连接到位于电池单元12a侧面的+和-端子的电池基板12b、以及电连接到电池基板12b的电连接部5。使用聚酰胺之类的材料通过低压模制,这些元件一体模制为树脂模制部14,以使电连接部5的连接端5a露出。
电池基板12b和电连接部5在电池单元12a的一侧表面(附图3所示的近侧面)彼此面对。电连接部5的连接端子5a位于电池12的侧面。这种配置减小了电池12的厚度,从而减小了外壳8的厚度。
如附图2和3所示,肋部15位于电池12面对电路板11的表面(第一外表面)上。肋部15与电路板11邻接的顶端部分15a用作支撑电路板11的板支撑部。
肋部15使用与用于形成树脂模制部14相同的树脂材料,同时一体模制。由于改进了肋部15和树脂模制部14的强度,可以使电池12压紧。
肋部15对应于电子部件13中具有最大厚度的电子部件。肋部15的顶端部分15a直接接触电池12。即,肋部15具有与电路板11面向电池12的表面上安装的电子部件13基本上相同或更大的高度。肋部15的平面形状设计为防止与电子部件13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步履式打桩架的转向行走机构
- 下一篇:皱纹改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