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碳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5950.1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千田崇史;进上干夫;冈田贤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8/00;D04H1/42;D04H1/64;D06M11/74;H01B1/2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多孔碳片,该多孔碳片是将分散的碳短纤维用树脂碳化物粘接形成,上述片所具有的微孔的微孔模径为45~90μm,上述碳短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5~20μm。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片,其中,在上述片的厚度方向透过14cm3/cm2/秒的空气时的差压为1~10mmAq/m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片,其中,厚度方向的体积电阻率为30~300mΩ·cm。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片,其中,厚度方向的压缩残余变形量为3~15μm。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片,该多孔碳片的密度为0.15~0.35g/cm3。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片,该多孔碳片的厚度为100~250μm。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片,该多孔碳片含有碳质粉末。
8.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将含有碳短纤维和热固性树脂的前体纤维片进行加热成型处理的成型工序;将经加热成型处理的前体纤维片中所含的热固性树脂进行碳化处理的碳化工序;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碳短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30g/m2、上述热固性树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80g/m2的前体纤维片在上述成型工序中通过设有一定间隔的热板进行成型。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成型工序包含用位于互相平行的位置的一对热板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的工序。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成型工序中,通过与上述热板的至少一方相接触地配置的间隔体来设置上述间隔。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成型工序中,上述前体纤维片间断性地传送到上述热板之间,在传送停止期间,通过该热板对上述前体纤维片进行加热加压处理。
12.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成型工序包含以下工序:在将上述前体纤维片的两个表面用一对带夹持的状态下,一边将该片连续地引入具有加热装置和狭缝的模内一边进行加热成型。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模的上述狭缝通过被一对金属块夹持的间隔体来设置。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一对带在与上述模相接触的面上具有具润滑性的层。
15.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模的上述狭缝在与上述一对带相接触的面上具有具润滑性的层。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一对带是环带。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环带与上述模相接触的面的两端,跨整周地设置张力传递部。
18.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供给上述成型工序的上述前体纤维片中,上述热固性树脂相对于上述碳短纤维的重量比为1~3。
19.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设定上述成型工序中的上述间隔,使上述成型工序的加热成型处理后的前体纤维片中,上述碳短纤维的密度为0.05~0.10g/cm3,上述热固性树脂的密度为0.10~0.27g/cm3。
20.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供给上述成型工序的上述前体纤维片中的上述碳短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5~20μm。
21.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供给上述成型工序的上述前体纤维片含有碳质粉末。
22.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碳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碳化工序中,使上述前体纤维片在保持惰性气氛的加热炉内连续行进,在该加热炉中,以100~10,000℃/分钟范围的升温速度至少升温至1,200℃,在通过上述加热炉烧成上述前体纤维片期间,上述热固性树脂碳化,上述碳化工序结束后得到的多孔碳片被卷成卷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9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手机中的语音对时的方法
- 下一篇:硅片电镀用的科研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