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吸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6352.6 | 申请日: | 200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7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斯·马克夫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46 | 分类号: | F04F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吸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吸单元,其包括:吸射泵,具有工作射流喷嘴和混合管,其中混合管具有入口区域、混合区域和出口区域;设置在工作射流喷嘴上游的工作介质导管;设置在混合管和工作射流喷嘴之间的抽吸区域;以及与该抽吸区域连接的抽吸导管。这种抽吸单元应用于燃料箱中的燃料输送。
背景技术
很长时间以来,开头所述类型的抽吸单元就是公知的现有技术。除了抽吸单元安装在燃料箱的底部并设置在待输送的介质中之外,在其他的应用中,抽吸单元远离于待输送的介质设置,在这种情况中,人们会提及抽吸式吸射泵,因为其具有抽吸导管,该抽吸导管从吸射泵的抽吸区域一直引导到待输送的介质。相对于先提到的抽吸单元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抽吸导管仅还需要一条通向待输送的介质的导管,在传统的具有工作介质导管和集中射流导管的吸射泵中要求两条导管。然而,抽吸式吸射泵的缺点在于所要求的负压,这种泵基于较长的抽吸导管需要这种负压。对此已知的是,混合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溢流罐中。通过这种设置,在混合管中产生液封,该液封对于在吸射泵的抽吸区域或抽吸导管中形成所需的负压是迫切需要的。在此设置溢流罐是不利的,其除了额外的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之外还要求宝贵的结构空间,该结构空间导致了在燃料容器中可用容积的负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抽吸单元,其无需额外的费用而具有良好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这样来实现,即相对于一个吸射泵这样设置第二吸射泵,即两条从混合管的各自的出口区域中射出的液体射流导致了各自其他吸射泵的混合管中的液封。
通过这样设置第二吸射泵,即根据射出的液体射流产生两个混合管的液封,在两个吸射泵中产生足够的负压,从而吸射泵可以作为抽吸式吸射泵以高效率来工作。其优点在于,在两个混合管中实现液封而不需要额外的组件。因为特别是在燃料箱中基于具有多个腔室的燃料箱的几何尺寸、或多个腔室的几何尺寸以及设置在腔室中的防旋流箱的几何尺寸而总归需要至少两个吸射泵,所以需要设置第二吸射泵不增加额外的费用。当然即使在以前仅需要一个吸射泵的使用中,第二吸射泵的设置是极少的额外费用,该费用基本上不提高成本。
在结构简单的设计方案中,吸射泵的混合管彼此相对地设置,其中混合管的纵轴线相互轴向上对准。在吸射泵起动时,工作射流在前部相互碰撞,由此带来了工作射流的旋流。这种旋流区具有这种空间上的扩张,即至少混合管的出口区域通过旋流的液体而封闭,从而产生了液封。随后,在吸射泵运行时,由混合管射出并相互碰撞的集中射流负责在混合管中的液封。抽吸单元除了水平设置之外,还可以考虑垂直设置。在这样的设置中,尤其在从下向上输送的吸射泵中由于重力会带来非常快速的液封。
吸射泵的改善的起动特性通过一种设置来实现,在该设置中,两个吸射泵的混合管相对于其纵轴线相互轴向平行地设置,并且两个纵轴线之间的偏移小于混合管的内部直径。由混合管射出的工作射流基于偏移而不相互碰撞,而是从旁经过并且进入到另外的吸射泵的相对的混合管中,由此而带来了旋流并因此非常早的产生了液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抽吸单元具有非常短的反应时间。在此,基于在混合管中与相对走向的工作射流的交换作用,通过入射的工作射流出现在混合管的内部轮廓上或通过入射的工作射流出现在工作射流喷嘴上产生旋流。
根据工作射流和集中射流的压力和流量,混合管的出口区域之间的间距在较宽的界限内变化,从而该设置可以符合于不同的安装情况。在此作为有利点需要强调的是,混合管的间距以不大于混合管的内部直径的五倍来选择。
或许,不允许两个吸射泵与彼此相对的混合管的设置的安装比例。在这种情况中这种设置被证明是有利的,在该设置中两个吸射泵的混合管这样设置,即混合管的两个纵轴线以一定角度相交并且纵轴线的交点相对于混合管的每个出口区域的间距不超过混合管的内部直径的2.5倍。相互碰撞的射流构成一种旋流的液体,其中旋流区的空间上的扩张这样大,即在混合管中产生液封。
根据工作射流和集中射流的压力和流量,混合管的出口区域与混合管的纵轴线的交点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在较宽的界限内变化,在该角度中混合管的纵轴线相对设置。当混合管的纵轴线之间的角度在30°与150°之间时,对于构成足够的旋流区将是十分合理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未经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NI-SL制剂用于防治粉虱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框架的接驳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