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含碳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6518.4 | 申请日: | 200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康斯坦迪诺维奇·菲利普夫;米哈尔·安那托里维奇·菲得洛夫;罗曼·艾立克桑得维奇·菲利普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历山大·康斯坦迪诺维奇·菲利普夫;米哈尔·安那托里维奇·菲得洛夫;罗曼·艾立克桑得维奇·菲利普夫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10/40;C01B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俄罗斯***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材料 以及 | ||
1、一种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含碳材料,其包含由气体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分散石墨和/或碳纳米结构,处理条件为:以无机气体或无机气体的混合物为媒介,放电频率范围为13-40MHz,放电功率为0.01-0.1W/cm3,无机气体或无机气体混合物的压力范围为0.1-1.13Torr,处理时间为300-500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碳材料,其中,使用球状石墨作为前述的分散石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碳材料,其中,使用石墨纤维作为前述的分散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碳材料,其中,使用单壁纳米管作为前述的分散碳纳米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碳材料,其中,使用多壁纳米管作为前述的分散碳纳米结构。
6、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包含有正电极,负电极,电解液和分离器,其中至少有一个电极是基于包含有经气体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分散石墨和/或碳纳米结构的含碳材料而制造的,处理条件为:以无机气体或无机气体混合物为媒介,放电频率范围为13-40MHz,放电功率为0.01-0.1W/cm3,无机气体或无机气体混合物的压力范围为0.2-1.13Torr,处理时间为300-500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正电极是基于前述的含碳材料而制造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负电极是基于前述的含碳材料而制造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使用球状石墨用作前述的分散石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使用石墨纤维作为前述的分散石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使用单壁纳米管作为前述的分散碳纳米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使用多壁纳米管作为前述的分散碳纳米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中,使用经过气体等离子体处理的分离器,处理条件为:以无机气体或无机气体混合物为媒介,放电频率范围为13-40MHz,放电功率为0.01-0.1W/cm3,无机气体或无机气体混合物的压力范围为0.2-1.13Torr,处理时间为300-5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历山大·康斯坦迪诺维奇·菲利普夫;米哈尔·安那托里维奇·菲得洛夫;罗曼·艾立克桑得维奇·菲利普夫,未经亚历山大·康斯坦迪诺维奇·菲利普夫;米哈尔·安那托里维奇·菲得洛夫;罗曼·艾立克桑得维奇·菲利普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5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的转子
- 下一篇:用于生产金属带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