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珠光颜料及其制造方法、涂料组合物和涂膜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6632.7 | 申请日: | 2006-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安部隆士;松崎悟;高见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C3/06 | 分类号: | C09C3/06;B05D1/36;B05D5/06;B05D7/24;C09C1/00;C09C1/40;C09D5/29;C09D7/12;C09D11/00;C09D11/02;C09D201/00;A61K8/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光颜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涂料 组合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用金属氧化物涂覆特定薄片状基质颗粒(下文可以简单地称为“基质颗粒”)而获得的珠光颜料、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发明背景
已知的珠光颜料包括通过用二氧化钛之类的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涂覆云母薄片之类的基质颗粒的表面而获得的那些颜料。近年来,使用氧化铝薄片作为质的珠光颜料在平滑度、耐热性和透明度方面有所提高,指出使用云母薄片作为基质颗粒时表现并不完美(专利文献1)。但是,使用通过水热法制造的片状氧化铝作为以上专利文献中所述的方法中的基质颗粒时,金属氧化物颗粒在氧化铝上的吸附力非常低,所以金属氧化物颗粒结合成大的聚集体,从而无法提供具有令人满意的光致发光的颜料。即使金属氧化物颗粒被吸附在片状氧化铝上,也会因为覆盖基质颗粒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太大而产生完全均匀的光致发光,由此无法感受到颗粒状、或平滑且典雅的光致发光,即无法获得如丝般的珠光。因此,无法完全满足各种应用对艺术性的要求。
专利文献1:JP-A-09-255891
发明概述
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
使用普通基质颗粒进行金属氧化物涂覆时,虽然常规珠光颜料具有不连续的强光致发光,但是常规珠光颜料的珠光不均匀,并由于包含如上述具有大的平均粒径和宽的反射区域的大基质颗粒,整体的平滑度不够。在克服这个问题的一种尝试中,使用了具有小的平均粒径的基质颗粒。上述颗粒感有所减轻,但是仍然无法获得任何具有平滑、典雅的光致发光和丝般感觉的珠光。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整体的均匀光致发光、典雅和丝般的感觉、且能够完全满足艺术性要求的珠光颜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以下涂覆工艺中形成具有特征性光致发光的涂层的涂料组合物:单道施涂的涂覆工艺、二道施涂一道烘焙的涂覆工艺、三道施涂二道烘焙的涂覆工艺、或者在层叠的至少一个需要的涂层之间或在涂层之上形成至少一个珠光涂层的涂覆工艺。
解决问题的手段
通过下文描述的本发明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珠光颜料,其包括基质颗粒以及在所述基质颗粒上形成的涂层,所述基质颗粒通过水热法制造,所述涂层由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1-500纳米。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珠光颜料中,优选所述金属氧化物的涂层为两种或更多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层和/或层叠层;所述基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1-50微米;所述基质颗粒的长径比(粒径/厚度)为5-500;所述基质颗粒的平均粒径的统计学变异系数(統計的変異数)为20-90;所述珠光颜料的平均粒径统计学变异系数为20-90。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珠光颜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通过水热法制造并且在其表面进行活化的基质颗粒分散在水中,使金属盐在制得的分散体中水解,使制得的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沉积在所述基质颗粒的表面上,然后对制得的沉积物进行热处理,从而在所述基质颗粒表面上形成金属氧化物涂层,所述涂层的粒径为1-500纳米。优选所述表面活化可以通过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方法进行:等离子体处理、超声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冲击处理或化学蚀刻处理。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含上述的本发明的珠光颜料和成膜树脂。所述涂料组合物可以优选包含在液体介质中的珠光颜料和成膜树脂。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含由上述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形成的底涂层以及在所述底涂层上形成的透明涂层。
优选,上述涂料组合物的反射光强度(反射光強度)的统计学变异系数不大于5(用光度计测量);或者45°/0°反射强度(反射強度)比不大于100(用测角光度计,以不小于0°的仰角测量)。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括在基底表面上形成的所需着色的底涂层、由上述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在着色的底涂层上形成的第二底涂层、以及在所述第二底涂层上形成的透明涂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括在基底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层所需的涂层、由上述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在所述涂层之间或之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