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部应用的患者界面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6688.2 | 申请日: | 2006-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7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K·巴布;大卫·S·扎米尔欧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希特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贻丰;郑霞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 应用 患者 界面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处理闭合性伤口和切口以及用于控制其中的湿度的医疗设备和方法,尤其是涉及用于引流和/或冲洗组织分离如外科手术切口以及用于利用由外部患者界面部件(external patient interfacecomponent)和真空源产生的周围空气压力来压缩和稳定解剖或受伤区域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组织分离可能由外科手术程序和其它原因例如外伤伤口和慢性伤口产生。各种医疗程序用于使组织分离闭合。重要的考虑因素涉及使分离的组织部分固定在一起,以便促进闭合和愈合。切口和伤口可用缝线、钉或其它医疗闭合设备来闭合。外科手术中的“第一期愈合”(首要愈合)是“闭合”切口。对于承载的组织如骨骼、筋膜和肌肉,这需要相当多的材料,假定它是缝线材料、钉或板和螺钉。对于待“闭合”的伤口,上皮层必须密封。为了实现这点,皮肤层和皮下层(即,分别为脂肪组织的深真皮弹性层和浅筋膜或纤维层)的“承载”区域还必须至少近似地保持足够长,以形成胶原质沉积而使分离部分结合在一起。
其它重要考虑因素包括控制出血、减少结疤、消除血肿、血清肿和“死腔”形成的可能性以及控制疼痛。死腔问题更易于出现在皮下闭合中。相对浅的切口通常可用表面应用的闭合技术(surface-applied closuretechnique)如缝线、钉、胶粘剂和粘性胶带条来闭合。然而,较深的切口可能确实不仅需要皮肤表面闭合,而且需要在承载平面内耗费时间地放置多个缝线层。
预防感染是另一重要考虑因素。局部处理包括控制或防止切口或伤口部位的细菌的各种抗生素和敷裹物(dressing)。感染也可用合适的抗生素和其它药物来系统地处理和控制。
其它组织分离处理目的包括使外科手术的外伤和结疤影响最小以及使水肿最小。因此,各种闭合技术、手术后程序和药物都被用来减少手术后肿胀、出血、血清肿、感染和其它不希望有的手术后副作用。因为分离组织的考虑因素在包括多数外科的医学领域中非常普遍,所以从患者和卫生保健从业者的立场来讲,有效、便利、无感染和有美感的组织闭合是高度期望的。因此,本发明的系统、界面和方法可得到广泛地实践并可给很多患者提供普遍利益。
流体控制考虑因素通常与处理组织分离有关。例如,在外科手术切口中,皮下出血出现在筋膜和肌肉层。因此,为了给这样的切口引流,通常安装深引流管(deep drain tube)。近年来,由于用于再注入患者全血的装备和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自体输血越来越普及。这样的程序具有减少对献血的依赖性及其内在风险的优点。浆液性流体通常也从切口和伤口部位流出,因此需要引流和处理。在最初治愈期间的几天内,新切口和伤口一般在患者皮肤表面流出血液和其它流体,特别是沿缝合线和钉线流出血液和其它流体,而分离组织部分沿该缝合线和钉线闭合。
流体控制的另一领域涉及冲洗。各种冲洗剂被供应到分离组织区域,用于抗感染、麻醉、引入生长因子和以其他方式促进愈合。有效的流体控制系统优选地连续或同时提供引流和冲洗功能。
一般的整形外科手术程序包括髋、膝、肘、肩、足和其它关节的全关节置换术(TJR)。由此产生的组织分离常常经受与置换关节的联接相关联的弯曲和运动。虽然作为处理选择,关节可固定不动,但是萎缩和僵硬往往开始并延长了康复期。较好的选择是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因此,整形外科手术的重要目的涉及迅速地使患者在最大运动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四肢的使用。
关于各种其它医疗程序,出现了类似的考虑因素。例如,关节切开、修复和整容程序,包括瓣和疤痕修复,也需要组织闭合,并常常经受运动和拉伸。其它例子包括在厚的或不稳定的皮下组织区域中的切口和伤口,这里,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夹板疗法可减少深缝合的裂开。移动四肢和整个患者的要求与目前可利用的外部压缩和组织稳定方法的限制相冲突。例如,各种类型的绷带包裹物和压缩性针织品通常用于这些目的,但没有一个提供本发明的优点和利益。
上述程序以及下面讨论的很多其它应用可受益于具有用于流体控制和外部压缩的表面应用患者界面的组织闭合处理系统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希特许有限公司,未经凯希特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