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7540.0 | 申请日: | 200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A·哈维格霍斯特;M·科斯特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4 | 分类号: | H02K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刘华联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1.用于电机的滑动接触支架,该电机具有圆柱形电机外壳(1)、前壳盖(2)、后壳底(3)、转子轴(4)、转子(5)、换向器(6)、定子(7)和滑动接触支架(8),其中圆柱形电机外壳(1)具有前外壳开口,该前外壳开口被在其中心设有前轴承(9)的前壳盖(2)封闭住,其中在后壳底(3)的中心设有后轴承(10),其中在其上抗扭转地设有转子(5)和换向器(6)的转子轴(4)被可旋转地支承在前轴承和后轴承(9,10)里,其中定子(7)沿着圆柱形电机外壳(1)的内壁延伸并包围住转子(5),其中在滑动接触支架(8)上装有至少两个滑动触头(11),它们与换向器(6)接触,其特征在于,滑动接触支架(8)由至少两个支架元件(14)构成,这些支架元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滑动触头(1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接触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构造成半环。
3.电机,具有圆柱形电机外壳(1)、前壳盖(2)、后壳底(3)、转子轴(4)、转子(5)、换向器(6)、定子(7)和滑动接触支架(8)、其中圆柱形电机外壳(1)具有前外壳开口,该前外壳开口被在其中心设有前轴承(9)的前壳盖(2)封闭住,其中在后壳底(3)的中心设有后轴承(10),其中在其上抗扭转地设有转子(5)和换向器(6)的转子轴(4)被可旋转地支承在前轴承和后轴承(9,10)里,其中定子(7)沿着圆柱形电机外壳(1)的内壁延伸并包围住转子(5),其中在滑动接触支架(8)上装有至少两个滑动触头(11),它们与换向器(6)接触,其特征在于,滑动接触支架(8)由至少两个支架元件(14)构成,这些支架元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滑动触头(11)。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沿着圆柱形电机外壳(1)的内壁延伸有台阶(18);并且滑动接触支架(8)安放在该台阶(18)上。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沿着前壳盖(2)的内壁延伸有台阶,因此滑动接触支架(8)固定在沿着圆柱形电机外壳(1)的内壁的台阶(18)和沿着前壳盖(2)的内壁的台阶之间。
6.按上述权利要求3至5中之一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槽(15),该凹槽指向电机外壳(1)的内壁;而且电机外壳(1)的内壁具有至少一个突起(12),该突起嵌入到上述至少一个凹槽(15)里。
7.按上述权利要求3至6中之一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支架元件(14)构造成半环。
8.用于组装电机的方法,此电机具有圆柱形电机外壳(1)、前壳盖(2)、后壳底(3)、转子轴(4)、转子(5)、换向器(6)、定子(7)和滑动接触支架(8),其中圆柱形电机外壳(1)具有前外壳开口,该前外壳开口被在其中心设有前轴承(9)的前壳盖(2)封闭住,其中在后壳底(3)的中心设有后轴承(10),其中在其上抗扭转地设有转子(5)和换向器(6)的转子轴(4)被可旋转地支承在前轴承和后轴承(9,10)里,其中定子(7)沿着圆柱形电机外壳(1)的内壁延伸并包围住转子(5),其中在滑动接触支架(8)上装有至少两个滑动触头(11),它们与换向器(6)接触,该方法有以下步骤:
装入转子轴(4),
装入滑动接触支架(8),以及
装入前壳盖(2),
其特征在于,为了装入滑动接触支架(8),首先装入第一支架元件(14),然后装入第二支架元件(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75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时测定六氟化铀中Mo、Ti和W元素的方法
- 下一篇:收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