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化合物、电荷传输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用组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8011.2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饭田宏一朗;河村祐一郎;绪方朋行;矢部昌义;冈部未纱子;竹内昌子;冈部一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35/26 | 分类号: | C07D235/26;C09K11/06;C07D403/1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化合物 电荷 传输 材料 组合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 ||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如下式(I)所示:
式(I)中,Ar1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基、或者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烷基,
Ar2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基,
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1与R2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Q如下式(I-1)或(I-2)所示,
式中,Ar3~Ar5各自独立地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基,Ar3与Ar4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如下式(II)所示:
式(II)中,Ar1、Ar2、Q与上述式(I)中的意义相同,
环A1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苯环或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含氮芳香族六元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如下式(III)所示:
式(III)中,R1、R2、Q与上述式(I)中的意义相同,
环B1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苯环,环C1表示除了Q以外还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苯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如下式(III-2)所示:
式(III-2)中,R1、R2、Q与上述式(I)中的意义相同,
环D1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吡啶环,环E1表示除了Q以外还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吡啶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如下式(IV)所示:
式(IV)中,Ar2~Ar4、R1、R2与上述式(I)和式(I-1)中的意义相同,
Ar6~Ar8各自独立地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基,Ar7与Ar8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如下式(I-3)所示的N-咔唑基作为部分结构,
7、一种电荷传输材料,其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构成。
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电荷传输材料,该材料如下式(II-2)所示:
式(II-2)中,环A1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苯环或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含氮芳香族六元环,
Ar1、Ar9各自独立地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表示带有取代基或不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杂环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荷传输材料,其在甲苯中溶解2.0重量%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荷传输材料,其在甲苯中溶解2.0重量%以上。
11、一种电荷传输材料用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荷传输材料。
12、一种电荷传输材料用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荷传输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荷传输材料用组合物,其还含有磷光发光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荷传输材料用组合物,其还含有磷光发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80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