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通过在交变电磁场中焊接得到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8093.0 | 申请日: | 2006-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H·哈格;M·普里多尔;G·齐默曼;K·库曼;R·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4 | 分类号: | B29C6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宏艳;李连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变电 磁场 焊接 得到 塑料 复合材料 制品 | ||
1.一种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可通过在交变电磁场中焊接得到,其特征在于该焊接结合是借助于包含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塑料完成的。
2.依照权利要求1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结合是借助于包含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塑料完成的,该纳米级磁性氧化物颗粒由聚集的初级颗粒构成,其中该初级颗粒是由在非磁性金属氧化物基体或非磁性准金属氧化物基体中的直径在2~100nm范围内的磁性金属氧化物畴构成的。
3.依照权利要求1或2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焊接结合的塑料包含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
4.依照权利要求3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焊接结合的塑料包含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该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由聚集的初级颗粒构成,其中该磁性氧化物颗粒的聚集体尺寸大于100nm且小于1μm。
5.依照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物颗粒的磁畴包含氧化铁。
6.依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具有非附聚的超顺磁畴。
7.依照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顺磁性氧化物颗粒的磁畴包含铁素体。
8.依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顺磁性氧化物颗粒的磁畴由通式为(Ma1-x-yMbxFey)IIFe2IIIO4的三元体系构成,其中Ma或Mb=锰、钴、镍、锌、铜、镁、钡、钇、锡、锂、镉、镁、钙、锶、钛、铬、钒、铌或钼,x=0.05~0.95,y=0~0.95以及x+y≤1。
9.依照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畴在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中的含量为10~90重量%。
10.依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在该产生焊接结合的塑料中的比例为0.1~40重量%。
11.依照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焊接结合的塑料是可热塑软化的。
12.依照权利要求11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焊接结合的塑料是基于以下的:单或双组分聚氨酯、单或双组分聚环氧化物、单或双组分硅酮聚合物、硅烷改性的聚合物、聚酰胺、(甲基)丙烯酸酯官能聚合物、聚酯、聚碳酸酯、环烯烃共聚物、聚硅氧烷、聚醚砜、聚醚酮、聚苯乙烯、聚甲醛、聚酰胺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全氟烷氧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或液晶共聚酯。
13.依照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形式为组合的中空体,例如容器、管道或导管,其经过直接焊接或通过连接元件焊接,该连接元件例如为套管、接头或法兰。
14.依照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其形式为由平坦焊接的元件构成的多层复合体,所述平坦焊接的元件为例如片材和/或箔片。
15.一种用于通过在交变电磁场中焊接制备塑料复合材料模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结合是借助包含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塑料完成的,该纳米级磁性氧化物颗粒由聚集的初级颗粒构成,其中该初级颗粒是由在非磁性金属氧化物基体或非磁性准金属氧化物基体中的直径在2~100nm范围内的磁性金属氧化物畴构成的。
16.依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待结合的模制品至少在该结合区域的范围中由包含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塑料构成,该纳米级磁性氧化物颗粒由聚集的初级颗粒构成,其中该初级颗粒是由在非磁性金属氧化物基体或非磁性准金属氧化物基体中的直径在2~100nm范围内的磁性金属氧化物畴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80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