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路上皮癌的检测用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39458.1 申请日: 2006-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1297046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9
发明(设计)人: 秋山英雄;田中祥德;小园聪子;信正均;小川修;高桥毅 申请(专利权)人: 东丽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09;G01N33/53;G01N33/566;G01N33/574;G01N37/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杨宏军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路上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测定对尿路上皮癌的检测或诊断有用的CXCL1蛋白质、或者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表达来检测尿路上皮癌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尿路上皮癌的尿路上皮癌诊断用试剂盒,其中含有能够与上述蛋白质或者基因结合的物质。 

背景技术

所谓尿路上皮癌是指膀胱癌和肾盂癌、尿管癌等的总称,上述癌均由尿路的移行上皮细胞癌化产生,一般认为其性质是相同的。尿路上皮癌是在泌尿生殖器癌中继前列腺癌之后患病人数最多的癌症,在2001年的日本厚生劳动省大臣官房统计信息部“人口动态统计”中,仅膀胱癌在日本每年的患病人数就多达男9765人、女3243人,死亡人数多达男3459人、女1587人。肾盂癌、尿管癌相对较少,死亡人数男女总计分别为797人、713人。 

目前尚无关于膀胱癌或其它尿路上皮癌的预防的研究,一般认为膀胱癌多于50岁以上发病,男性的发病频率是女性的2~3倍。另外,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发病率高达其4倍左右。膀胱癌大致可分成2种类型,浅表性乳头状癌是恶性度较低的癌,向膀胱内腔(膀胱的内表面)突出,侵入较浅,表面呈乳头状(花椰菜样)具有细小的茎。可以采用内窥镜治疗,但半数以上患者在膀胱内复发。虽然癌的深度有时也达到粘膜下,但未达到膀胱的肌肉层。与此相对,浸润性癌是恶性度高的癌,侵入深,具有浸润至膀胱壁深部的倾向,有时发生转移。所以,必须采用切除膀胱、使用抗癌剂、放射疗法等对机体产生负担的相关治疗。 

膀胱癌症状中最常见无痛血尿,有时也存在排尿次数多、排尿时疼痛、排尿后有余尿感等膀胱炎症状。诊断中可采用尿检(细胞学诊断)、X射线摄影、内窥镜等。但是,由于对早期诊断有用的可以在血液或尿中使用的特异性、高灵敏度肿瘤标记物尚不存在,所以癌症多在发展之后通过检查被发现。另外,在膀胱以外的部位发生的尿路上皮癌也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人们期待通过可用于尿路上皮癌、特别是膀胱癌的特异性、高灵敏度肿瘤标记物进行简便的检查的方法得以实用化。 

已经公开了用于膀胱癌的检查和确定的多种标记物及方法。例如可以举出通过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B23(专利文献1)、HURP(专利文献2)、CYP4B1或CYP4B2(专利文献3)等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来确定膀胱癌的方法,通过尿样中特定蛋白质的存在或量来确定膀胱癌的方法(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以血液中可溶性Fas浓度为指标确定膀胱癌的方法(专利文献6)等。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37120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48508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38599 

专利文献4:特开2004-61288 

专利文献5:特开平7-309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0-13132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发现一种新型尿路上皮癌肿瘤标记物,并且提供一种有效地检测尿路上皮癌、特别是膀胱癌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以CXCL1蛋白质作为肿瘤标记物,通过使用与其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或者能够与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其转录产物或其cDNA结合的核酸,能够有意义地检测出尿路上皮癌,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发明。 

(1)一种检测尿路上皮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体外测定来自受试者的生物试样中的CXCL1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表达。 

(2)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测定所述蛋白质的量或所述基因的表达量。 

(3)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蛋白质的量或所述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试样的量相比显著增加为指标。 

(4)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加为2倍以上。 

(5)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加为3倍以上。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定是通过免疫学方法进行的测定。 

(7)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定是通过杂交进行的测定。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定是使用能与所述蛋白质或所述基因结合的物质进行的。 

(9)如(8)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与所述蛋白质结合的物质为抗体或其片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未经东丽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9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