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0048.9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妹尾裕之;石桥崇文;大岛裕夫;上野圣一;伊藤昭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28 | 分类号: | A47L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一般家庭等中用于清扫的电动吸尘器(electric cleaner)。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的清扫器,还提出了由设置在灰尘通过的空气路径内的灰尘传感器判断灰尘量,并进行电动送风机的控制等的清扫器(例如,参照特开平7-28847号公报、专利第300614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动吸尘器的结构中,由作为检测信号的脉冲数来判断灰尘数,并由脉冲宽度来判断灰尘的大小。这时,可知若考虑用于由脉冲宽度检测灰尘大小的脉冲变换单元的电路特性,则能够检测的灰尘大小是有限制的。
即,在家庭内的灰尘大小,就是用清扫器清扫的灰尘,其在面积上就有数千倍以上的差异,因此,在将检测电路的特性(主要是信号的放大率或其频率特性等)与较小的灰尘相匹配时,对于大的灰尘而言,即使可检测脉冲数也难以判断脉冲宽度,另一方面,与其相反,若将检测电路的特性与某一程度大小的灰尘相匹配,则难以检测对于更小的灰尘的反应。
此外,由于在与吸气的流速大致相同速度吸入的状态下检测灰尘,因此对于比检测单元的大小还小许多的灰尘而言,其大小无法判断为脉冲信号的宽度。例如,设通过的灰尘大小为直径X的球体,检测单元的光接收单元的大小为直径Y的圆,灰尘的通过速度与吸气速度大致相等为Z,则通过时间表示为(X+Y)/Z。这里,在X<<Y时,灰尘的通过时间为Y/Z,灰尘的大小导致的通过时间的变化几乎消失。相反,若灰尘的大小相对于检测单元的大小而具有某一程度的大小,则灰尘的大小X的数值对通过时间产生的影响变大,同时还会出现其通过速度相对于吸气速度变慢的倾向,因此,如前所述的以往技术那样,可通过脉冲信号的宽度来判断灰尘的大小。即,至今为止是将特性与一定程度大小的灰尘相匹配而进行控制,在这样的控制中,对于与其特性相匹配的灰尘的大小不同大小的灰尘,未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些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更高的精度进行对于各种各样的大小的灰尘的控制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包括:电动送风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电动送风机;判断控制单元,通过对所述驱动单元发送信号,从而控制对所述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量;第1灰尘检测单元,检测吸引路径内的规定的大小的灰尘;第2灰尘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吸引路径内的、比所述规定的大小的灰尘小的灰尘,以及灰尘量检测单元,对于多种大小的灰尘,基于所述第1灰尘检测单元及所述第2灰尘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检测各自的灰尘量,所述判断控制单元基于由所述灰尘量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多种大小的灰尘的各自的灰尘量,控制对所述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量;所述第1灰尘检测单元和第2灰尘检测单元被构成为共有检测所述吸引路径内的灰尘的灰尘感测单元;构成所述第1灰尘检测单元的第1放大判定单元和构成所述第2灰尘检测单元的第2放大判定单元都被输入所述灰尘感测单元的输出。
根据该结构,灰尘检测单元对于多种大小的灰尘检测各自的灰尘量,判断控制单元基于该结果来控制对于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量,所以可以提供能够以更高的精度进行对于各种各样的大小的灰尘的控制的电动吸尘器。
此外,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即包括:检测吸引路径内的规定的大小的灰尘的第1灰尘检测单元;以及检测吸引路径内的、比规定的大小的灰尘小的灰尘的第2灰尘检测单元,灰尘量检测单元基于第1灰尘检测单元及第2灰尘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检测多种大小的灰尘的各自的灰尘量。
根据该结构,对于规定的大小的灰尘及比其小的灰尘,分别进行检测,并基于该结果来进行对于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控制,所以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灰尘检测以及基于此的控制。
并且,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即判断控制单元基于由灰尘量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多种大小的灰尘的各自的灰尘量、以及决定了灰尘量与对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量之间的对应的表,控制对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量。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以预先决定灰尘量和对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量之间的对应,所以能够进行更迅速的控制。
并且,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即判断控制单元比较通过多种大小的灰尘的 各自的灰尘量所决定的电力供给量,并决定将更大的电力供给量作为对电动送风机的电力供给量。
根据该结构,可以更可靠地吸引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0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