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X-射线/计算层析X射线照相术的基于纳米颗粒的显像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0923.3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0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P·小博尼塔特巴斯;A·库尔卡尼;A·托雷斯;O·H·E·阿克塞尔森;B·C·巴尔斯;D·J·沃尔特;C·特里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04 | 分类号: | A61K49/04;C09C3/08;C09C3/06;C09C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权陆军;梁谋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射线 计算 层析 照相术 基于 纳米 颗粒 显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用于X-射线/计算层析X射线照相术的显像 剂,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纳米颗粒(nanoparticle)的显像剂。
背景技术
碘化的苯甲酸衍生物持续用作标准的X-射线/计算层析X射线照相 术(CT)显像剂,尽管存在与静脉内碘注射有关的危险因素和副作用。另 外,这样的标准的CT显像剂通常具有低分子量,且已知它们会非常快 地从人体清除,从而使得难以将这些试剂靶向疾病部位(Shi-Bao Yu和 Alan D.Watson,Chem.Rev.1999,99,2353-2377)。
文献描述了用于CT成像的含有钆(Gd)的实验性纳米颗粒系统。但 是,在这样的系统中,仅相对小数目的钆原子可以递送到靶组织/其附近。 这样的方法包括脂质体方法,其中将碘化的分子包封进脂质体中(Leike 等人,Invest.Radiol.2001,36(6),303-308),以及树状方法,其中将钆原 子缀合到G-4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体上(Yordanov等 人,Nano Letters 2002,2(6),595-599)。2个方法最多递送几百个重金属 (即,钆)原子。
递送更大数目的重金属原子的努力已经包括,使用这些重金属的纳 米颗粒。参见PCT国际公开号WO 03/075961A2和WO 2005/051435A2。 尽管元素(零价)金属种类的纳米颗粒具有最高密度(重金属原子数/体 积),但它们存在问题,例如有力合成和氧化稳定性。惰性金属如金的纳 米颗粒(例如,如WO 03/075961 A2所述)可以克服这些问题,但是成本 上不是非常经济的。
作为前述内容的结果,继续需要新的CT显像剂,具体地在这样的 程度上,这样的显像剂可以提供在一个或多个下述方面的改良的性能和 益处:有力合成、减少成本、图像对比增强、增加的血液半衰期、减小 的毒性、减小的辐射剂量和靶向能力。
发明概述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核/壳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核/壳纳米颗粒包含 纳米颗粒核和排列在纳米颗粒核周围的纳米壳(nanoshell),从而使得在 聚集体中,它们形成可行的用作X-射线/计算层析X射线照相术(CT)的 显像剂的核/壳纳米颗粒。
在有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第一类显像剂,其包含钝态(passive) 纳米颗粒核和活性纳米壳,所述纳米壳包含活性CT造影剂材料,且排 列在纳米颗粒核周围,从而使得在聚集体中,它们形成可行的用作CT 成像的显像剂的核/壳纳米颗粒。
在有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第二类显像剂,其包含活性纳米颗 粒核和活性纳米壳,所述纳米壳的材料不同于纳米颗粒核,且包含活性 CT造影剂材料,且排列在纳米颗粒核周围,从而使得在聚集体中,它 们形成可行的用作CT成像的显像剂的核/壳纳米颗粒。
在有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第三类显像剂,其包含活性纳米颗 粒核和钝态纳米壳,所述纳米壳排列在纳米颗粒核周围,从而使得在聚 集体中,它们形成可行的用作CT成像的显像剂的核/壳纳米颗粒。
在有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制备任一种上述显像剂的方法。在 有些或其它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在CT中使用这样的显像剂的方法。
本发明使用纳米颗粒方法来递送相对大数目的高密度、高衰减(不透 射线的分子结构,其有效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Z=34,即硒的原子序数) 的元素或分子形式的原子,以改善CT对比增强。在有些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由CT显像剂对特定疾病部位的靶向。在有些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了CT显像剂的巨噬细胞摄取。在有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 提供了具有增加的血液半衰期的CT显像剂。
前述内容已经相当广泛地略述了本发明的特征,以更好地理解下面 对本发明的详述。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它们形成 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主题。
附图简述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和其优点,下面参考下面的描述结合附 图,其中:
图1概括地描述了核/壳纳米颗粒的横断面视图,以便解释组分之间 的关系;
图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有些实施方案的包含钝态核和活性壳的 第一类核/壳纳米颗粒的横断面视图;
图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有些实施方案的包含活性核和活性壳的 第二类核/壳纳米颗粒的横断面视图;
图4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有些实施方案的包含活性核和钝态壳的 第三类核/壳纳米颗粒的横断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0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