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械手或门型装料机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0937.5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西蒙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尔艾科克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2 | 分类号: | B25J1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林月俊 |
地址: | 德国菲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械手 装料 夹持 装置 | ||
1.用于机械手(100)或门型装料机的夹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和至少一个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夹持装置(126)的壳体(188)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或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上;以及所述夹持装置(126)的所述壳体(188)具有:第一通孔,用来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让所述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穿过;和第二通孔,用来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让所述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穿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26)包括线性驱动器(142),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器(142)包括至少一个线性可移动的驱动杆(146),所述驱动杆啮合在所述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上。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器(142)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柱塞(144a、144b),所述驱动柱塞在液压或气动压力的作用下可在驱动缸(150)中移动。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器(142)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168),用来引导所述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的线性运动。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26)包括至少两个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和一个同步体(182),用来同步所述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的线性运动。
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26)包括枢转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运动转换装置(204),所述运动转换装置把所述至少一个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的所述线性运动转换成所述至少一个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的、围绕着枢转轴线(202)的枢转运动。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与所述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相连。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可松开地与所述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相连。
11.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线性可移动的夹钳(138a、138b)的至少一个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中,其中,在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的所述第二位置中的所述枢转轴线(202)的方向,相对于在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的所述第一位置中的所述枢转轴线(202)的方向旋转,所述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借助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围绕着所述枢转轴线(202)枢转。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的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所述枢转轴线(202)的方向,相对于在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的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枢转轴线(202)的方向,旋转大约90°的角度。
13.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包括连杆(210)。
14.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包括偏心轮(208)。
15.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204)包括枢转轴承(206),用于所述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可枢转的夹持接头(200)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或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则所述夹持装置(126)包括盖子(234、236),用来封闭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尔艾科克林有限公司,未经杜尔艾科克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09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吲哚啉磺胺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稀土芳香羧酸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