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41352.5 申请日: 2006-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1300632A 公开(公告)日: 2008-11-05
发明(设计)人: 古村充史;阿河雅史;松村由美;水野久美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化学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11B7/26 分类号: G11B7/26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香兰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记录 介质 制造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等,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记录特性良好的光记录介质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为了记录/再生长时间且高画质的动画等大容量数据,希望开发出能比以往更加信息高密度化的光记录介质。作为这样的能信息高密度化的光记录介质,可以举出例如1片介质上具有设置了2层(双层)记录层的层积结构的DVD-ROM等层积型多层光记录介质。采用这样的多层化的技术时,能在不改变每层的记录密度的同时增大容量。

层积型多层光记录介质通常由被称作光聚合法(PhotoPolymerization:以下有时记作“2P法”)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利用2P法时,例如通过在形成有记录轨道用凹凸形状的透明的第1基板上依次形成第1记录层、第1反射层、形成有记录轨道用凹凸形状的中间层、第2记录层、第2反射层,最后粘结第2基板来制造2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

对于2P法来说,中间层通常是如下制造的。即,首先,在第1反射层上涂布在光(作为光,可以举出例如紫外线等放射线)的作用下发生固化的光固性树脂原料等,形成树脂原料层后,在其上载置具有转印用的凹凸形状(以下为了方便起见,称作“转印用凹凸形状”)的压模。接下来,使上述光固性树脂原料等固化后,剥离压模。如此,能够使压模的转印用凹凸形状转印到光固性树脂的表面,由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中间层。

因此,2P法中,希望能够在光固性树脂固化后将压模平滑地剥离。这是因为,利用2P法形成具有记录轨道用凹凸形状的中间层时,光固性树脂和压模难以剥离,并且,即使能够剥离,中间层的表面的均一性也将发生降低,产生这样等的制造上的课题时,中间层上产生疵点或起层(はぎ取り)等缺陷,有不能稳定地利用光在光记录介质上稳妥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可能性。

另外,使用由聚碳酸酯类树脂、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压模的情况下,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形成的中间层与压模的剥离变得困难(专利文献1、2)。因此,为了平滑地剥离压模,提出了专利文献2、3所述的技术。

专利文献2提出了对丙烯酸树脂制造的压模用无机系材料进行表面涂覆的技术方案。由此使得能够良好地进行上述剥离。另外,该文献中,使用了在压模的槽/凹坑(对应转印用凹凸形状)的表面形成有SiO2电介质膜的丙烯酸系压模。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其中,由环状聚烯烃或聚苯乙烯类树脂构成整个压模,或者,由环状聚烯烃或聚苯乙烯类树脂构成压模的至少形成有母型图案(相当于转印用凹凸形状)的表面。据记载,由此能够使压模对由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形成的中间层的脱模性良好。并且,专利文献3中还记载了环状聚烯烃使压模对由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形成的中间层的离型性特别良好。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48253号小册子(段落[010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79707号公报(段落[0021]、[0028])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85839号公报(段落[0006]、[0016]、[0046]~[0055]等)

另外,为了像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那样,对2P法中使用的压模预先用透明性无机系材料进行表面涂覆,就需要下述的工序。也就是说,需要利用真空溅射装置等,在形成于压模表面的槽/信息凹坑等上以预定的厚度形成由SiO2等无机系材料构成的电介质膜。但是,这将使光记录介质的制造工序变复杂,成为了制造成本增大的一个因素。

并且,专利文献3使用的环状聚烯烃具有良好的剥离性,其是工业上优异的材料。但是,环状聚烯烃是特殊的材料,所以其价格高,增大了压模的成本。树脂制压模通常是一次性的,所以压模在光记录介质整体中所占的成本负担大是实际的情况。

并且,对于层积型多层光记录介质,现在在要求其进一步高性能化的同时还要求进一步低成本化。

基于以上的背景,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聚碳酸酯类树脂、丙烯酸树脂这样的低成本树脂制成压模,并能够良好地进行压模的剥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提出的,其目的是以低成本制造具备具有良好的凹凸形状的缺陷少的中间层的光记录介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化学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1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