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板式弹簧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1799.2 | 申请日: | 200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5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C·奥利克;R·福斯特;H·肯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IFC合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68 | 分类号: | F16F1/36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 |
地址: | 德国哈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复合材料 制成 板式 弹簧 | ||
1.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板式弹簧(1),该板式弹簧具有一个中央的纵向段(2)和两个与其连接的轴向的端部段,该端部段用于汽车上的车轮悬架,其中所述端部段在板式弹簧宽度方面构造成逐渐变细的,其中所述板式弹簧(1)由树脂浸渍的纤维层构成,其中纤维复合材料的轴向定向的第一纤维(6)不缩短地一直延伸到板式弹簧(1)的两个轴向的端部(5),并且其中,还没有制成的未加工-板式弹簧(1’)的轴向的端部(5)在俯视图中具有基本上V形的几何形状或者说具有基本上V形的切口,并且以此分别轴向地形成两个横向于未加工-板式弹簧(1’)的纵向延伸构造的支腿(8,9),其中所述支腿(8,9)在制成的板式弹簧(1)中紧密地靠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未加工-板式弹簧中的纤维份额至少在该未加工-板式弹簧(1’)的轴向的端部(5)的区域(11)内比在与之轴向相邻的区域(2,3,4)内少。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与轴向的端部(5)相邻的区域(2,3,4)内在板式弹簧(1,1’)中布置纵向定向的第二纤维(7),该第二纤维到该轴向的端部(5)遵守恒定的间距或者朝板式弹簧(1,1’)的纵轴线(12)的方向减小的间距。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6)和第二纤维(7)以层的方式叠置地布置在板式弹簧(1,1’)中。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6)的层和第二纤维(7)的层通过预制的纵向延伸的预浸料坯形成,其中在板式弹簧(1,1’)中,多个具有第一纤维(6)的预浸料坯相互叠放,在该具有第一纤维的预浸料坯后面接着具有第二纤维(7)的预浸料坯,后面接着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第一纤维(6)的预浸料坯层,后面跟着具有第二纤维(7)的预浸料坯,并且如此继续。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第二纤维(7)的预浸料坯从相同的无尽的材料幅面中切下,就像第一纤维(6)的预浸料坯一样。
6.按权利要求1到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选择第二纤维(7)到未加工-板式弹簧(1’)的轴向的端部(5)的间距,使得在支腿(8,9)在压力下聚集在一起时只在板式弹簧(1’)中留下预先确定的树脂份额,并且从板式弹簧(1)的一个端部(5)延伸到另一个端部(5)的第一纤维(6)纵向延伸地进行定向或者保持纵向延伸。
7.按权利要求1到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7)相互间是相同长度的或者不同长度的。
8.按权利要求1到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7)布置在板式弹簧(1,1’)的纵向段(2)中,该纵向段包括用于将板式弹簧(1)固定在汽车车身上和/或底盘悬架上的固定点。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段(2)具有一个中间段(10)和两个布置在中间段右侧或者说左侧的增强段(3,4),其中第二纤维(7)只布置在板式弹簧(1,1’)的增强段(3,4)中。
10.按权利要求1到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板式弹簧,其特征在于,至少未加工-板式弹簧(1,1’)的轴向的端部(5)通过基本上直角于板式弹簧(1)的纵轴线(12)的切边形成或者基本上倒圆地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FC合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FC合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17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