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性陶瓷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学零件及光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3687.0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50 | 分类号: | C04B35/50;G11B7/135;G02B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陶瓷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光学 零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透镜等光学零件有用的透光性陶瓷及其制造方法,以 及使用这些的光学零件及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装载于光拾波器等光学装置上的透镜等光学零件的材 料,例如,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使用玻璃或塑料或铌酸锂 等单晶体。
玻璃及塑料因光透射率高,进行规定形状的加工容易,其主要被用于 透镜等光学零件。另一方面,铌酸锂单晶体利用电光学特性及双折射,其 主要被用于光导线路等的光学零件。在使用这种光学零件的光拾波器等光 学装置中要求其更加小型化及薄型化。
然而,在目前的玻璃及塑料中,因为其折射率为2.00以下,在使用这 些的光学零件及光学装置中在小型化和薄型化方面具有限度。另外,在塑 料中因为不仅具有耐湿性差这类缺点,而且往往产生双折射,因此,还具 有使入射光难以高效地透射及聚光之类的缺点。
另一方面,例如,铌酸锂单晶体虽然折射率高达2.3,但是由于具有 双折射,因此难以用于透镜等光学零件,具有用途被限定这类缺点。
作为不产生双折射,且可以提供优异的光学特性的材料,例如,如在 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公知的是Ba(Mg,Ta)O3系及Ba(Zn,Ta)O3系透光性陶瓷。这些表示2.01以上的折射率(下面所说的折射率,只要预 先没有特别通知,就是指波长633nm的折射率)。
另外,最近,往往要求光学特性的指标之一即反常色散性Δθg,F大 的性能。所谓保持反常色散性,详细情况后述,是指保持与通常的光学玻 璃不同的波长色散性。反常色散性Δθg,F大时,在色差的修正上是有用 的。下面,在本说明书中,反常色散性用负值表示。所谓反常色散性大, 是指其绝对值大。
然而,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Ba(Mg,Ta)O3系及Ba(Zn,Ta) O3系透光性陶瓷选用用一般式ABO3表示的钙钛矿结构,特别是,选用由 其B位置元素为2种以上的元素的组合构成的复合钙钛矿结构。即,主要 是,由Mg及/或Zn组成的2价金属元素和由Ta及/或Nb构成的5价金属 元素以大致近似1∶2摩尔比存在,由此大致保持电中性。另外,通过用 Sn、Zr等4价元素置换B位置元素即Mg、Ta及/或Zn,可以使折射率及 色散系数等光学特性变化。
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透光性陶瓷中,存在反常色散性Δθg, F小之类问题。例如,Ba{(Sn,Zr)Mg,Ta}O3系的Δθg,F限于-0.013、 Ba(Zr,Zn,Ta)O3系的Δθg,F限于-0.006,Ba{(Sn,Zr)Mg,Nb}O3系的Δθg,F限于-0.000。
专利文献1:特开平5-127078号公报(全页、图1)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44865号公报(权利要求6,段落序号0024)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02/49984号小册子(全页、全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是在于,提供一种透光性陶瓷 及其制造方法,具有高直线透射率及高折射率,且不仅没有实质的双折射, 而且反常色散性大。
本发明其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小的外形尺寸可以发挥出所希 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零件,以及使用该光学零件的光学装置。
本发明的透光性陶瓷的特征在于,以由一般式AxByOw表示的烧绿石 型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且所述主要成分的晶系为立方晶,其中,AxByOw满足1.00≤x/y≤1.10的条件,且w为用于保持电中性的正数。在此,应 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透光性陶瓷是具有烧绿石结构的陶瓷,该陶瓷用于 获得透光性的必须条件是晶系表示立方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3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