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性接触器单元及导电性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3760.4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力丸泰一;石川浩嗣;富永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性 接触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性接触器单元及导电性接触器,其在对液晶面板或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的电子零件进行导通状态检查或动作特性检查时与该电子零件的电极或端子接触来进行电信号的发送接收。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有关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检查对象的电气特性检查的技术领域,公知有按照对应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连接端子的方式配设多个导电性接触器并且使导电性接触器物理性地接触连接端子从而具有确保电导通功能的导电性接触器单元相关的技术。该导电性接触器单元的构造是至少具备多个导电性接触器、及保持导电性接触器的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此种导电性接触器单元中,为了能够对应与作为检查对象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的微细化倾向相伴的连接端子排列间隔的狭小化,提出了使多个导电性接触器的排列间隔狭小化的各种技术方案。
例如,就实现排列间隔狭小化的导电性接触器而言,提出了一种将与检查对象等接触的接触部及对该接触部施以弹压的弹性部由板状导电性材料形成为一体的构造的方案。该技术中,通过将板状导电性接触器沿板厚方向排列而在狭小区域配置多个导电性接触器,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因此可实现与检查对象所具备的连接端子的排列间隔狭小化对应的导电性接触器(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3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上述具备板状导电性接触器的现有的导电性接触器单元,具有在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形成导引孔且将导电性接触器收纳在该导引孔的构 造。此时,由与导电性接触器的个数对应的导引孔的排列间隔来规定导电性接触器的排列间隔,但是,就导引孔而言,按照作为形成对象的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的物理性强度等的条件,其形成间隔的最小值被限制。因此,尽管导电性接触器本身具有适于排列间隔狭小化的构成,但由于未针对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的构造施以充分的对策,因此就导电性接触器单元整体来看,有难于使导电性接触器的排列间隔狭小化的情形。
而且,在利用现有的导电性接触器单元进行检查时,希望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可目视导电性接触器前端和检查对象的接触,但是现有的导电性接触器单元的情形,从上方观看之际,下方侧的导电性接触器前瑞比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侧面更位于内侧的位置,因此在观察导电性接触器前端部附近的与检查对象的接触状况时,操作者本身必须以弯曲姿势等窥视接触部位附近,随着观察次数的增加,对操作者的负担也变大。
再有,现有的导电性接触器单元中,导电性接触器前端是沿与弹性体伸缩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产生行程(stroke),因此存在无法充分去除形成在检查对象表面的氧化膜或附着在该表面的污物等就无法获得稳定的电接触的情形。此时,也有对导电性接触器施加过度的负载之虞。
本发明是监于上述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对应排列间隔的狭小化,并且与检查对象的接触状况从上方也易于目视,在不施加过度的负载的状态下也可获得稳定的电接触的导电性接触单元及导电性接触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以达成目的,本发明的导电性接触器单元收纳与电路构造之间分别进行电信号的输出入的多个导电性接触器,使得不同的电路构造间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具有多个第1导引沟及多个第2导引沟,该第1导引沟将上述导电性接触器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缘端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保持,该第2导引沟与第1导引沟相对向配置且将嵌入上述第1导引沟的上述导电性接触器的另一方缘端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保持;呈板状的多个上述导电性接触器,其分别具有:第1接触部,与上述不同的电路构造的任一个物理性接触、第2接触部,与上述第1接触部所接触的电路构造以外的电路构造物理性接触、弹性部,介于上述第1接触部与上述第2接触部之间且沿其长度方向伸缩自如、第1连接部,连接上述弹性部与上述第1接触部、和第2连接部,连接上述弹性部与上述第2接触部,且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开口部,在收纳于上述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时从上述第2导引沟的端部向上述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的外部突出;和棒状构件,贯通在多个上述导电性接触器分别具有的形成在上述第2连接部上的上述开口部,且固接于上述导电性接触器保持件,在当上述第2接触部与上述不同的电路构造的任一个物理性接触时施加于上述第2接触部的负载的方向,与上述第1导引沟及上述第2导引沟分别延伸的方向交叉,而在对上述第2接触部施加负载时,上述第2接触部的前端在物理性接触的上述不同的电路构造的任一个的表面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3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镜电动剃须刀
- 下一篇:一种小型水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