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3801.X | 申请日: | 200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冈崎俊太郎;加藤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2D4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柴智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控制 设备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所述内燃机包括:
设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内的催化剂单元;
设置在所述排气通路内并位于所述催化剂单元上游的上游空燃比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排气通路内并位于所述催化剂单元下游的下游空燃比传感器;以及
根据指令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装置,
所述空燃比控制设备包括:
基于所述内燃机的运行状态获取基本燃料喷射量的基本燃料喷射量获取装置,所述基本燃料喷射量为用于得到目标空燃比的燃料量;
基于来自所述下游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计算下游侧反馈校正值的下游侧反馈校正值计算装置,所述下游侧反馈校正值是用于对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反馈校正值;
基于所获取的基本燃料喷射量和所计算出的下游侧反馈校正值获取控制用基本燃料喷射量的控制用基本燃料喷射量获取装置,所述控制用基本燃料喷射量是用于对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燃料喷射量;
基于来自所述上游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和所计算出的下游侧反馈校正值获取与复合空燃比相对应的值的复合空燃比获取装置,所述复合空燃比对应于用于对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空燃比;
基于所获取的与复合空燃比相对应的值计算上游侧反馈校正值的上游侧反馈校正值计算装置,所述上游侧反馈校正值是用于对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反馈校正值;
燃料喷射量计算装置,所述燃料喷射量计算装置基于所获取的控制用基本燃料喷射量和所计算出的上游侧反馈校正值计算燃料喷射量;以及
空燃比控制装置,所述空燃比控制装置通过向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发出用于以所计算出的燃料喷射量喷射燃料的指令,对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其中
所述控制用基本燃料喷射量获取装置构造为,通过将所获取的基本燃料喷射量乘以一种值来获取所述控制用基本燃料喷射量,所述一种值是通过对将所计算出的下游侧反馈校正值乘以预定系数得到的值加1而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复合空燃比获取装置构造为,在获取所述与复合空燃比相对应的值时,使用通过对所述下游侧反馈校正值进行延迟处理而得到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还包括
获取空耗时间的空耗时间获取装置,所述空耗时间是从发出喷射燃料的指令到基于所述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排气到达所述上游空燃比传感器的时刻的时间段,并且
所述复合空燃比获取装置构造为,使用在比当前时间点提前所述空耗时间的时间点处计算出的所述下游侧反馈校正值作为通过对所述下游侧反馈校正值进行延迟处理而得到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空耗时间获取装置构造为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行状态改变所述空耗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还包括
向所述下游侧反馈校正值提供低通滤波处理的低通滤波处理装置,并且
所述复合空燃比获取装置构造为,使用通过对所述下游侧反馈校正值进行所述低通滤波处理而得到的值作为通过对所述下游侧反馈校正值进行延迟处理而得到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低通滤波处理装置构造为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行状态改变与所述低通滤波处理的响应性相关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上游侧反馈校正值计算装置构造为,基于通过对与所述目标空燃比相对应的值和所获得的与复合空燃比相对应的值之间的差至少进行积分处理而得到的值,来计算所述上游侧反馈校正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设备,还包括:
基本燃料喷射量校正装置,所述基本燃料喷射量校正装置校正所述基本燃料喷射量,使得当假定向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发出了用于以所述基本燃料喷射量喷射燃料的指令时,由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实际喷射的燃料量变成用于使供给到所述内燃机的所述混合气的实际空燃比等于所述目标空燃比所必需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38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识字的动物模型玩具
- 下一篇:门体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