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芯骨橡胶履带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3923.9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伸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2D55/253 | 分类号: | B62D55/2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芯骨 橡胶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芯骨橡胶履带,其是在橡胶履带的内周面形成有凸起的、特别是带有防止与机体侧支重轮之间脱轮和传递驱动力的构造的橡胶履带。
背景技术
无芯骨橡胶履带的构造是:通常在橡胶履带内周面的中央部以恒定的节距(pitch)形成有中央凸起,机体侧的支重轮跨过该中央凸起地滚动,且链轮与该中央凸起啮合而传递驱动力。但是,虽然因橡胶履带中未埋设芯骨而有助于轻型化,但从让中央凸起兼有防止脱轮和传递驱动力两种功能考虑,即使其形状适当也会限制兼有两种功能。并且还有这样的问题:在构造上对橡胶履带的中央部施加很大的力,橡胶履带宽度方向的端部、即称为所谓橡胶履带耳部的部位在被使用过程中向内侧弯曲,易接触到机体侧(例如、框架)。
然而,现已开发出把凸起功能分成防脱轮用功能和驱动用功能地在橡胶履带内周面的不同位置形成凸起(专利文献1),从而既减小橡胶履带的弯曲,又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脱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2262号
该技术是把凸起功能分成防脱轮用功能和驱动用功能地在橡胶履带内周面形成凸起,从而既减小橡胶履带的弯曲、又减少脱轮。即,该以往的技术是在无芯骨橡胶履带中,在内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其长度方向以恒定节距形成有用于与支重轮卡合的防脱轮凸起,该凸起的宽度方向侧面为支重轮的辊动面,还在其宽度方向两外侧同样地形成有用于与链轮卡合的驱动凸起。
虽然利用上述提案的橡胶履带能增强脱轮的防止和驱动力的传递,但为了进一步提高防脱轮功能而要求改进。本发明是针对该要求对上述橡胶履带加以新的改良而进一步谋求更防止脱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点是具有以下特征的无芯骨橡胶履带:朝向环状橡胶弹性体的长度方向埋设有抗拉体,在该橡胶弹性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耳,并在该橡胶弹性体的内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沿长度方向以恒定节距形成中央凸起,并且在该中央凸起宽度方向两外侧沿长度方向以与上述中央凸起的节距同样的节距形成有用于与链轮啮合的驱动凸起,由中央凸起形成用于与支重轮卡合的在长度方向的尺寸较长的防脱轮凸起,其中防脱轮凸起的节距大于驱动凸起的节距。
本发明省略橡胶履带中重量较大的芯骨而变得较轻,把较长的防脱轮凸起功能和驱动凸起功能分开地在橡胶履带内周面的不同位置形成该防脱轮凸起和驱动凸起,从而减小橡胶履带的弯曲,也极其减低了脱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橡胶履带的第1例的内周侧俯视图。
图2是图1中橡胶履带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橡胶履带的第2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橡胶弹性体;2、中央凸起;2A、防脱轮凸起;3、4、滚动面;5、6、驱动凸起;7、凸耳;8、钢丝帘线;9、倾斜帘线;10、凹部;20、支重轮;H、支重轮跨过防脱轮凸起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橡胶履带中,在橡胶履带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分开功能的凸起,即,支重轮一边跨过在橡胶履带的中央部形成的在长度方向较长的防脱轮凸起、一边进行滚动,另一方面,与链轮的啮合是由在两侧形成的驱动凸起进行的,从而对橡胶履带传递驱动力。
因此,只考虑符合两个突起各自功能的最佳形状即可,本发明特别使在中央部形成的防脱轮凸起在橡胶履带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较长,从而即使从横向施加很大的外力,支重轮(或是惰轮等)也极少自该凸起脱落,相应地减少了脱轮现象。
若举出本发明构造的较佳的例子,则理想的方式是以使中央凸起的节距比驱动凸起的节距更大的方式形成用于与支重轮卡合的较长的防脱轮凸起(技术方案1)、且中央凸起以及驱动凸起从侧面看是形成于互相重叠的位置(技术方案2),该防脱轮凸起的高度高于驱动凸起的高度(技术方案3)。例如,可以让所述中央凸起每隔一个就相连结地形成。特别是,所述防脱轮凸起的配置节距是驱动凸起的配置节距的2倍(技术方案4)。另外,防脱轮凸起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较长,所以当被链轮或惰轮卷起时,有时不能形成平滑的曲线,从侧面看产生多边形那样的弯曲,与驱动凸起和链轮的啮合可能有问题,所以为防止该问题,理想的方式是在防脱轮凸起的顶部形成凹部(技术方案5),从而减小弯曲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3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