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4311.1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薮田哲崇;神户雅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00 | 分类号: | H04M1/00;H04N7/17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播 接收 功能 便携式 通信 终端 | ||
1.一种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包括:数字广播接收部,其接收电视广播;电话功能部,其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和控制器,其控制所述数字广播接收及所述电话功能部,并且进行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具有静音功能,并且构成为能够接收数字广播并进行字幕显示;
所述电话功能部具有电话礼貌模式功能,其中电话礼貌模式是停止声音的输出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之际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字幕显示,进而进行用户能够区分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和通常的字幕显示的图标显示或使字幕显示区域的显示形态与通常时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控制,即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在根据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被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从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返回到通常的字幕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器除所述电话功能部的所述电话礼貌模式的终止之外还执行了独自的静音终止操作的情况下,也结束静音的模式,并且将由静音而产生的状态返回到静音发生前的状态。
9.一种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包括:数字广播接收部,其接收电视广播;电话功能部,其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和控制器,其控制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和所述电话功能部,并且进行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具有静音功能,并且构成为能够接收数字广播并进行字幕显示;
所述电话功能部具有电话礼貌模式功能,该电话礼貌模式是停止声音 的输出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显示请求允许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之际进行字幕显示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而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不执行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进而进行用户能够区分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和通常的字幕显示的图标显示或使字幕显示区域的显示形态与通常时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4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