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革处理和试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44513.6 申请日: 2006-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1316938A 公开(公告)日: 2008-12-03
发明(设计)人: L·斯特里博斯 申请(专利权)人: TFL皮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14C9/00 分类号: C14C9/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吕彩霞;李炳爱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皮革 处理 试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通过用D-异抗坏血酸处理皮革来减少在Cr(III)盐鞣革 内形成Cr(VI)的方法,D-异抗坏血酸在减少铬鞣革内Cr(VI)形成中的应 用和包含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和D-异抗坏血酸的组合物。

大量铬(III)盐已用于鞣革。但是,取决于进行鞣的方法和所用的试 剂,在多步鞣革工艺的鞣过程中,会形成危险量的可溶性Cr(VI)化合物, 已知该化合物具有毒性并被认为是过敏素和致癌物质。

与Cr(III)化合物相反,由于Cr(VI)化合物易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 因此在日用品中只允许存在极少量的Cr(VI)化合物。

这里,作为日用品,尤其可以提到的是服装和鞋具(如外套、背心、 衬衣、裤子、帽子、围巾、手套、户外休闲鞋、凉鞋、靴)座椅和汽车座 椅套、仪表板包层、方向盘、车内顶硼和门以及附件(如背包和手袋)。

由于迄今仍主要用Cr(III)盐进行鞣革,因此需要解决在革制品的生 产和使用中形成Cr(VI)化合物的问题。皮革生产中Cr(VI)化合物的形成 是因为氧化剂,如大气氧,和皮革生产中所用试剂的作用。另一方面, 已经知道,在革制品,如工作手套,使用期间也会形成Cr(VI)化合物。 对此,文献中把出汗作为可能的原因提出。

因此,在皮革生产本身和完善整理的革制品中必须用阻止Cr(III)盐 氧化的助剂来避免形成Cr(VI)。这类试剂可以是在功能性术语如抗氧化 剂、自由基清除剂、光稳定剂、猝灭剂和UV吸收剂类别下所熟悉的那 些。

在UNIDO(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以项 目号US/RAS/92/120出版的出版物“皮革内Cr(VI)的形成、防止和测定” (2000年9月)中,收进了到2000年为止包括2000年在内有关Cr(VI)形 成的文献。还给出了关于在皮革生产中如何避免形成Cr(VI)的信息。因 此提到尽可能不用天然油作为上油剂,因为这类不饱和脂肪和油在光的 作用下会形成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把Cr(III)氧化成Cr(VI)。

DE 198 60 610 A1的公开内容正是瞄准该方向,因为它提出使用其 中已加进了至少一种抗氧化剂的上油剂。例如,文中提到用抗坏血酸、 双酚衍生物、类胡萝卜素、五倍子酸和卵磷脂作为可能的抗氧化剂。在 实施例中未提及实际使用的抗氧化剂。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抗氧化剂必须按用量及其与上油剂的相容性设 计,而且只限于生产过程和其中上油的一步或多步。

DE 100 28 142 A1的公开内容提出用含抗氧化剂的分散体。提到一 些经典的位阻酚,如2,2’-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作为可能的抗 氧剂。由于它们不溶于水,所以用来作为水分散体的组分。分散体用于 酸浸和/或鞣革步骤中,或者应在不迟于鞣完前加到鞣液中。

在DE 100 31 548 A1中提出,用DE 198 60 610 A1中作为可能抗氧 化剂提到的五倍子酸来稳定化Cr(III)盐鞣革,因为据说它能有效地稳定 化Cr(III)而不损害性能特点。还提出,使用五倍子酸与还原剂的组合或 与自由基清除剂,如维他命C和E、空间位阻酚或胺的组合。五倍子酸, 也以其盐的形式,可用在皮革生产的所有阶段,但优选在再鞣过程中代 替植物鞣剂。

WO 02/000942结合了稳定化Cr(III)和取代植物再鞣剂。提出在再鞣 过程中用植物鞣剂的水解产物来稳定化Cr(III)盐鞣革。据说该水解产物 比直接用植物鞣剂对Cr(III)稳定化的效率更高而且最终制成的皮革具有 更好的丰满度和可染性。

已知L-抗坏血酸在光和/或热的作用下分解而变色。根据我们自己 的研究,已经知道,用L-抗坏血酸处理Cr(III)盐鞣革会在皮革的老化中 导致明显而不希望的淡红变色。L-抗坏血酸起始时的无色,例如,浓度 为10%的水溶液在室温下3周后呈现明显的发黄变色。加热到100℃时, 仅24h就产生这样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FL皮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TFL皮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4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